栏目列表
浅谈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原则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9-10-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元丽

浅谈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原则及方法

            ——《颜氏家训》中教育思想蕴涵的当代价值

摘要:颜之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思想教育家,在作为其重要教育思想结晶的《颜氏家训》一书中,涉及到诸多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的目的、原则及内容方面,其中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是首创,对当时乃至现在都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即将对其中蕴涵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原则及方法进行分析,探寻其对现代意义及当代价值。

关键词: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颜之推,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教育思想家,其一生虽未从事过教育活动,但为学勤勉,基于自身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经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它体例完备,内容广博,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家训专著,凝聚了颜之推的重要教育思想,是我们研究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和依据。

“家训”是指在家庭中地位显赫或非常有威望的人根据自己人生经验、处世哲学和治家心得所写的教育子孙后代的著述。家训顾名思义产生于家庭中,制定家训则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首篇《序致》中便写道“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系统的教育理论,《颜氏家训》被称为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整部《颜氏家训》内容宏富广博,体制完善系统,不仅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者,而且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包括社会生活都密切联系在一起,对后来整个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古今家训“始祖之作”的《颜氏家训》中蕴涵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其第一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不仅对当时,乃至现在的家庭教育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论家庭教育的目的

1、“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即指整顿自家门风,教育子孙晚辈在修身、为学、处世和治家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恪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继承祖传世族官宦的家业。颜之推在首章开篇便提出了这一方面作为写作此书的目的,也是其要进行家庭教育的目的。

2、培养“应世经务”的“国之用材”

“国之用材”即国家的栋梁之才,指对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人才。颜之推把“国之用材”分为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藩屏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六类。他指出只有这六种人才才能够“行道以利世”,“事君以利社稷”,这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家庭教育也需以这六种人才为具体教育目的。同时他还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特点将其培养成具有某一专长的人才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策略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专精一职,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培养才德兼备之才

颜之推在“勉学篇”中写道“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认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得心窍开通,眼睛明亮;利于德行。在他看来,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国家的有用人才,还应是德才兼备的人,教育就要培养通过学习,修养身心,充实自我,并提升自身能力具有高尚素质的人。他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要具有高风亮节、坚贞不屈,“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馋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希望子孙“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在通过阅读古圣先贤所著之书后,能忠君爱国,孝敬父母,谨言慎行,以求威名远扬。

二、论家庭教育的方法及原则

1、及早施教原则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其第一任老师。家庭往往担负着儿童早期教育的任务。他在“教子篇”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对胎教之法进行介绍,并将古代早教思想加以系统整理,对前代的胎教思想加以吸收借鉴,把胎教作为进行早教的第一阶段。他特别重视孕妇自身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对胎儿的影响,因此对其生活饮食、视听言行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使之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对于没有条件实行胎教的普通家庭,至少也应该从婴幼儿开始,“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指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他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正因为孩子处于婴幼儿时期其心灵纯洁,不良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时期是孩子精神集中,记忆力敏锐,容易受教育的好时机。及早施教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是颜之推基于其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和对人性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理论有相通之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严慈相济原则

颜之推在“教子篇”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避免“有教无爱”、“有爱无教”两大极端,处理好严厉和慈爱的关系。他反对所谓的宠爱、溺爱,绝不能“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诃反笑”。父母要掌握好对子女爱的度,以免使得“物极必反”,等到其“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提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应该是严而不狎,爱而不简,严慈结合,因为“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不接”。

颜之推对严慈的理解恰到好处,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主张对子女爱得起所,爱得其法,严于要求,勤于督训,严与慈相结合,促进子女以成大器。其提倡的宽猛法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他也主张适度的“鞭笞”,认为“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所以他说“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故应严慈相济,无论是古代的封建家庭教育,还是现代的家庭教育都应坚持这一原则。

3、以身示教原则

颜之推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亲近的人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其良好的表率、示范是对孩子教育的有效方法。颜之推把这种成人的示范作用称为“风化”,并说道“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也,自先而施与后者也”,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兄姐要为儿童做出表率,处处为孩子做个良好的榜样,不断熏陶和感染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此外,父母还要积极建设与子女间的亲情信任关系,“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积极向上的家庭关系。

以身示教的教育方法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这一时期的孩子表现为理解力较差,模仿性极强的特点,他们对抽象的说教不感兴趣,甚至是对抗。但形象的示范往往能给他们留下深远的影响。“风化”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效仿,丝毫不需强制,孩子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父母长辈,其一言一行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成长。这里对“施教者”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其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

4、德教为本原则

德教为本,指的是家庭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和基础。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父母在教育伊始便应该进行道德礼义的教育,“子生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家庭作为道德教化的主要场所,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温床,他极力主张家庭教育首先要教导孩子做人和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

颜之推反对重才艺而轻德行的教育方式,认为那种志趣低下,以艺取利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不可取的,并严戒子孙切勿效之。德教为根本是毋庸置疑的,而艺教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然而德教为本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原则,自古至今皆如此,虽然德教的具体内容有异,往往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当时动荡的历史背景中,他提出了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方面的德教内容,并在家庭环境中完成。针对当前家长老师过于重视智力而轻视道德的情况,颜之推这一教育原则对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5、均爱勿偏原则

    颜之推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子女,要一视同仁,不应厚此薄彼。他说道“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至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孩子被父母偏爱,往往会形成放任骄横的毛病,这样会害了他,他了历史上的举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为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卒,可为灵龟明鉴也”。父母偏爱不仅会为其招来灾祸,这种偏爱偏憎还会人为地造成子女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成为影响家庭与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还对几种对待子女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认为“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这种践踏子女的重男轻女现象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这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二是即上文所指出的由于父母的偏好而造成的。三是指世道人情所致,如继父母虐待子女,造成了家庭气氛紧张的情况。在家庭教育中,无论哪种不公平的现象都应该尽量避免,力求做到均爱勿偏。

6、熏渍陶染原则

颜之推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就是说青少年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模仿力又极强,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与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耳濡目染,将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如若与恶人交,便会染上恶习,甚至走上邪路。因此父母应审慎地为孩子选择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意识地用好的环境陶冶孩子性情,避免不良环境的侵蚀。

颜之推还强调“君子必慎交游焉”,提倡要慎选朋友,因为只有与好的朋友交往才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

《颜氏家训》虽然诞生于1500多年以前,但其中蕴涵的家庭教育思想理念对现在仍产生着重大影响。如其所提出的胎教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他的早教思想为现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指导,特别是关于早教的独特意义的解释,已孕育着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颜之推所强调的严慈相济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当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家长的权威得到充分肯定,他已成为有效教育子女的重要条件。其提出的“均爱”教育原则对于当代儿童教师如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平等地对待不同儿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再有其只重视环境影响及以德育为本重视技艺教育的思想,在当代家庭教育中,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占有重要地位。他在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中提出的长辈以身示范作用,现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及方法,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并且对后世乃至当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些理论对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同时由于这是一位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其教育思想中肯定存在着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例如其在开篇写道“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色彩。所以要在吸收和利用颜之推家庭教育原则及方法的精华部分的同时,去其糟粕,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相对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

 

参考书目:

1颜之推著《颜氏家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

2张泰著 《颜氏家训》解读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年7月

3王玉生著《中国教育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4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作者姓名:叶荣荣

身份证号码:130************041

单位名称:常州三中

邮编:213000

联系电话:13861188515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