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理论学习心得
周强伟
混合式学习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的属性相契合。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贯穿必修任务群,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也做出较为清晰的规定。“整本书阅读”也自然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
语文整本书阅读可以借助混合式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效果显著。特别是混合式学习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如线上的多形式网络课堂、线下传统实体课堂就更生动自如。通过探究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以此实现语文课堂的重构。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切实有效,能够涵养学生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正如李卫东老师所述:理想状态的整本书阅读应是冲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深阅读、深度学习。这种学习需要精读、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深度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整本书阅读需要课程化,但又要避免过度结构化,要保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阅读和学习留有充足空间。
为此这种序列化、层进式探究还可不断实践与推进,深入探究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会让师生更多受益。同时随着混合式学习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化,相信混合式学习将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