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生花 余味悠长
——小说结尾作用题探究
【教学目标】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在考场上尽快抓住文本,捕捉信息的能力。
2、对于结尾作用题,学会精准作答,规范作答。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类似的题目,明白答题思路的异同。
【教学重点】1、明确题型差异,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角度
2、学会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清晰掌握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的思考答题角度。
【教学过程】
一、介绍结尾作用题的常见问法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Or小说以···结尾有什么好处(用意)?
提醒学生注意作用题常见的关键词:作用,好处,用意
二、分析文章,归纳问题,总结答题方法
展示学生课前所作的两篇小说《账单》《荒漠一夜》的答案,并利用思维导图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自己分析自己的答案存在哪些什么问题。
归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答非所问,审题不清
2.要点重复,角度不全
3.用语随意,空话套话
4.脱离文本,偏离重点
5.思路混乱,偏离主题
针对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平时的做题和考试的过程中尽力避免再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
2.明确答题角度,分点清晰
3.依托文本,分析三要素
4.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主题
5.规范答题,表述精准
三、总结答题角度,与同类型题目作比较
小说结尾的作用题必须从四个角度进行答题: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人物塑造以及主旨情感。
与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进行比较,总结归纳表达效果题的答题角度: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人物塑造,主旨情感,表达手法,语言特点。
四、拓展延伸
比较作用题与意蕴题答题思路的异同
完成《链接高考》二轮复习《影子》,完成第一题开头的作用题和第三题结尾意蕴探究
题,通过答案分析归纳意蕴题的答题思路。
教学反思:
这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小说结尾作用题的回答技巧和方法。这类题目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等级为C。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开课主题,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毫无头绪,毫无条路,毫无抓手,如果文章再难一点,学生就更是手足无措,最重要的是还经常把这类题目和另外两类题目混淆:表达效果题和意蕴题。表达效果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等级为D,意蕴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级为F。这三类题目在答题上确实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为了让学生明确作用题的答题角度和思路,弄清这三类题型在答题上的异同,我决定开设了这节课。
上课过程由易而难,从作用题开始,再比较作用题和表达效果题,最后比较作用题和意蕴题。仅仅从答题角度而言,他们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作用题主要从小说的四要素进行答题,表达效果则需要增加一个手法和语言,意蕴题则侧重从主题和情感的角度答题。这些东西讲起来很空,如何将这些东西落到实处,或者说如何让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能够清楚的找到这些相关的要素呢?我这节课还有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好处是清晰明了,只要找到一个中心,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发散。比如《账单》这篇小说,我找的中心就是人物,中心人物潘内萨和威利,通过两个人物行为的对比,整理完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心理的变化,再通过重要情节、重要人物特点得出这篇小说的主题。也可以将场景作为中心,分析发生在此场景中的事,进而分析参与事件的人物,最终得出小说的主旨,如《会明》,就可以以场景为中心构建思维导图。
这是我第一次将思维导图介绍给学生,学生对此还比较陌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也表明他们平时在看文章时就经常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我也希望通过思维导图可以督促他们阅读文本时关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