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教案
常州三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陈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议论文开头及结尾排比句式的运用。
2. 掌握议论文分论点中排比句式的使用。
3. 学会事例排比句式作为议论文论据的使用。
二、教学过程
使用位置
(一)文章开头:诊释话题,内涵深刻
(二)设分论点:气势磅礴,论点鲜明
(三)简呈论据:叠加论据,论证有力
(四)文章结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一)文章开头:诊释话题,内涵深刻
磨难是前进路途中的绊脚石,磨难是天空中阻碍飞翔的风雨,磨难是集体大合唱时的不和谐音符……然而,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磨难,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变难为易,只要战胜了困难,那么,曾经的绊脚石也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奠基石,曾经阻碍飞翔的风雨也会变成雨后天晴的彩虹,曾经不和谐的音符也会演变成铿锵有力的宏音。
《给自己一方天空》——06年全国卷一满分作文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自己的,给自己一方天空
试一试
苏锡常镇一模材料作文:
一个人要有勇气,才能不自欺,才能承受他人的眼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要求:从自然中选取比喻构成排比句,并由此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设分论点:气势磅礴,论点鲜明
2018年全国新课标二卷材料作文“沃德的猜想”:
分论点一:另辟蹊径,处处留心皆学问,除尘破旧迎朝阳。
分论点二:另辟蹊径,叱咤风云惊四座,胆识过人闻于世。
分论点三:另辟蹊径,沉舟侧畔千帆过,创新驱动展宏图。——高分作文《于无人处觅芬芳》
试一试
周测材料作文: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 要求:
? 设置三个分论点,分论点可以是并列的形式,也可以是层递式的,但分论点的结构必须保持统一。
(三)简呈论据:叠加论据,论证有力
一人事例之排比【并举式】【时序式】
多人事例之排比【简括式】
多人事例之排比【综合式1.2.3】
多人事例之排比【场景式】
多人事例之排比【个体与群像】
多人事例之排比【正反结合】
多人事例之排比【理性分析式】
一人事例之排比【并举式】:孔子“勇气”
道德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等
孔子凭借执著坚守心中理想的勇气,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艰难构建着他“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理想王国;孔子凭借敢于逆流而上的勇气,在“本无义战”的春秋乱世宣扬着他“仁爱”的道德观念;孔子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于“学在官府”的封建王朝首开私学,践行着他“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理念……孔丘,正是凭着他卓绝的勇气,凭着他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念的始终坚守,方才构建起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
一人事例之排比【时序式】:韩愈“勇气”
少孤苦学、敢为人师、直谏被贬、驿道抒怀、逐鳄为民
三岁失怙失恃,韩愈凭绝不向生活妥协的勇气,刻苦自勉终学成为官,大展拳脚;三次落第苦成博士,韩愈凭“奋不顾流俗”的勇气,“犯笑侮,收召后学”,终于成就“狂名”流芳百世;官途蹭蹬艰辛,韩愈凭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勇气,于众人皆醉皆沉睡的关头,呈《论佛骨表》,终于落得朝奏长安夕贬潮州的境地引万世敬仰;道阻且长且孤寂,韩愈凭借“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气,于风凉情薄的驿道,发“好收吾骨瘴江边”的喟叹,终于铺就其为潮州百姓大有作为的大道如虹……韩愈以其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熔铸成惊天的勇气,无惧长安大殿的威严庄森,无惧秦岭驿道的风雪凄凄,无惧南海深潭的巨鳄嚣嚣,虽单人瘦马,然勇气卓然地地走向海角天涯,走进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一人事例之排比【并举式】:
练一练:
词:豪放词代表作家;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毕生事业,并在文学创作中写出了对时代的期望和失望、对民族的热情与愤慨。把全部情绪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文:他的政论文与词一样,笔势磅礴,分析鞭辟入理。《美芹十论》、《九议》。目录:守淮、屯田、防微、详战等。
评价: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墓写过一副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多人事例之排比【简括式】:
勇气是桑地亚哥与大马林鱼搏斗的坚忍不拔;
勇气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智勇双全;
勇气是公交车司机临死前的心系他人。
多人事例之排比【简括式】:
幸福是可以回到宋朝,邂逅多才多艺的才女易安;幸福是可以返回民国,遇见多愁善感的才子志摩;幸福是可以穿透地球去到美国,牵手力量老人桑地亚哥。OR
多人事例之排比【综合式1】:
庄子看破天地轮回,选择鼓盆而歌,鸥鸟忘机/曳尾涂中,逍遥畅游,了悟“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陶潜看破俗世浮名,一朝归隐,选择种豆南山,采菊东篱,了悟“此中有真意”;李白看破附庸价值,赐金放还,选择仰天大笑,访道求仙,了悟“与尔同销万古愁”……
鼓盆而歌:【庄妻去世】
鸥鸟忘机【《列子“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多人事例之排比【综合式2】: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低吟“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 ;我喜欢有超世之才又临惊泰然的苏轼,虽渴望“雄姿英发”的伟业,但更参透了“浓妆淡抹”的自然和谐;我喜欢嫉恶如仇而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情。
多人事例之排比【综合式3】:
2011 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天道酬诚信》: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泛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多人事例之排比【场景式】:
“苦心人,天不负”,勾践脱下黄袍,摘下冠冕,将天子的膝盖与黄土紧紧扣合,跪伏在夫差的脚下。那一跪是亡国之君卧薪尝胆的勇气;“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布鲁诺挺胸昂头,目光如炬,将智者的眼光与看台上的刽子手死死碰撞。那一碰是真理之士蔑视无知的勇气;“我的车辙上都覆有母亲的脚印”,史铁生摇起椅背,合上书本,将思想者的灵魂与地坛深深相拥。那一拥是精神受难者涤净灵魂尘埃的勇气……
多人事例之排比【个体与群像】:
溪水潺潺,落英缤纷,一份与世隔绝的静谧,是五陵人一生的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惬意地行走于山野田居间,是陶潜无上的选择。“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保家卫国者的抉择;“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赤胆忠心者的抉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千古英杰的抉择;“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是求取高官者的抉择;“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狂妄的诗人的抉择……
庖丁解牛时动作娴熟优美,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技艺的潇洒;宋濂年轻时刻苦求学,同窗们个个服饰华丽哗然,“烨然若神人”,他“缊袍弊衣处其间”,却能做到“略无慕艳意”,这是心态的潇洒;蔺相如功高不自矜,不仅不与廉颇在朝堂上“争列”,而且外出望见廉颇还“引车避匿”,这是气度的潇洒;史可法在梅花岭上“誓与城为殉”,不愿落入敌人之手以死,见有人愿助其成就殉国大节而面露喜色,这是人格的潇洒。
多人事例之排比【理性分析式】
潇洒,是经过长期磨砺,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一种自由;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着于自己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为了民族大业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人格境界。
多人事例之排比【正反结合】
(四)文章结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一双童鞋》——2005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五)议论文中排比使用的禁忌
1.不能为排比而排比,排比句的使用一定要与作文中心论点相契合;
2.排比句不能单纯排比,要么排比之后有总体上的分析,要么排比句本身就有层递关系或者有分析。
3.排比句的选用要尽量展现写作者的写作技巧及文学素养,因此要选择尽量多的排比方式,多选用人物的作品、作品中的语句、他人的评价等充实排比段落。
议论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花了不少功夫,我把能够想到的议论文中排比句式使用的情况几乎都想到了。通过翻阅各种资料找素材,找不到素材的地方就自己写。所以,整堂课的内容是很充实的。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对于议论文中可能出现排比句式的位置、使用方法等都能够有比较明晰的认识,也能够在方法的指导下尝试写出排比句式,总的来说,学生还是有收获的。
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容量过大。本来重点应当是要放在排比句式作为论据的写作上的,由于想要面面俱到,结果一堂课完全上不完。后来我又花了一节课时间把后面的内容继续讲完。这节课更像一节常态课而非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