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中,涉及到了很多的生物工程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大部分都包含有“筛选”这一操作。本节课选取“筛选”为专题,进行复习课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各项生物工程的具体操作和原理,利用习题进行再巩固。
本单元选择了教材在生物工程中涉及的4个筛选问题:含目的基因的重组 DNA 筛选、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筛选、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筛选、微生物的筛选。
本节课以“筛选”为主题,讲练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理解如何对各种技术中的结果进行筛选,同时也可以对已学习的知识更加深化。不过本节课也有很多可以值得改进的地方。
课后,师父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课,我也在课后立即进行了反思:
1.知识点区块化,没有将内在逻辑联系起来,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稍显枯燥,没有设计感。今后可以按照分子→细胞→个体的水平进行内在逻辑联系,创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将几种生物工程操作联系起来。
2.没有合理利用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筛选中知道抗性基因(即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利用,通过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筛选过程中的HAT培养基知道互补法的利用,通过微生物的筛选可以知道选择培养基的利用。通过以上三者的学习后,学生自行总结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的筛选中的几种方法,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