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研究活动——大单元教学中情境创设与运用
——同题异构教学中情境的选择与对比
发布时间:2022-03-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史佳丽

    教授新课时,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探索交流知识的奥秘。情境的创设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和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楚楚-1.jpg

一、情境的选择与对比

情景一的设计:创设生活情境,问题驱动探究

老师整节课围绕透明蛋这个真实生活情境,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原理。针对“渗透”这一抽象概念变单一“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为“学生想,学生说”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思考性,另一方面问题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学生在一步步思考过程中可以自己总结分析得出渗透现象的相关知识

结合生活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寓于直观的情境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境教学也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知识,学好生物学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

情景二的设计:利用教材情境,类比装置探究

这位老师则是主要结合书本给出的情境设计,由学生观察并类比渗透装置,讲解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渗透作用。虽然也是由“学生想,学生说”,但是相比较情境一,学生的参与性和思考性还有待提高。

情境三的设计:创设社会情境,实验驱动探究

该老师结合农业热点话题“海水稻(耐盐碱植物)”,创设实验情境。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进而利用所学知识测定海水稻细胞液浓度。在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真实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息息相关,如医疗、能源、农业、环境问题等。基于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生物学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生物学,而且能增强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渗透STS教育。

图片1.jpg

二、关于课堂情境选择的几点思考

第一,情境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设置。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合适的切入点,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第二,要选用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境贯穿课堂。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与学生实际生活更密切,学生更容易有兴趣,也更容易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学习到知识。

第三,情境虽好,但要适度如果处处情境,学生迷失在步步情境之中,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如何达成课程目标要求很可能成为问题。因此,最需要考虑情境创设的,是学习重点、难点,是教学中的衔接点、关键点。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