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一中学,山东 济南 251400 王 明
摘 要: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策略,相比较以前的一课一节的教学方法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加强章节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连贯性。大单元教学和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因此,加强大单元和核心素养的融入,是当前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大单元;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为了满足社会的高速发展,必须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基于当前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思路。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学生品格价值观念结合在了一起。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加侧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生物学科的有机整体。本文注重探索大单元和核心素养教学的联系,注重大单元教学方法的分析。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的联系
高中生物是一门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学科,阶段性主要表现为每个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其知识构成和知识讲解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整体性则表现在各个单元和章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中生物课堂。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强调的是知识整体的联系和运用,要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探索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从而养成珍视生命奉献社会的崇高价值观。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侧重于各个课时的讲解,是从微观领域让学生探究生物知识,明白生物知识的各种细节,相当于知识的分解。
因而传统的生物教学就存在一定的弊端,过于重视局部,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因而与核心素养结合的不太密切。大单元教学侧重的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是课时的联合体,从整体性来看相比较传统教学则优化了很多。单元教学是课时教学和学科规划的连接体,能够让学生既看到生物知识的细节,不丢失生物学科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强化知识的联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整体观。从这一方面来看大单元教学更加符合核心素养理念,能够落实核心素养。
二、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从上面讲解可以看出,大单元能够提高生物学科 的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具体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单元教学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多生物教师感觉生物学科的教学难度较大,原因在于课时紧张,知识点较为琐碎,不利于学生纵向的学习生物知识。大单元教学能够让教师从“长时段、深层次”的整体角度进行生物教学,让生物课堂教学组织更加优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其二是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整体学习观念,加强知识的纵深联系。相比较传统的生物教学,学生一节课只能学习一个课时,对于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来说,想要学习接下来的知识只能等到下一课时,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单元教学思路就是
先从整体上让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概念,然后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大单元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情感,提升生物学习效率。
三、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虽然大单元教学与生物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大单元教学并不容易实施,对于经验较少的教师来说,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知识深度和广度获取不足的情况。因此,下面就结合《细胞的生命历程》讲解以下大单元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大单元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时教学,课时教学内 容较少,知识脉络较为清晰,大单元教学是以整个单元为基础进行的教学,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必须要理清教学的逻辑性。高中生物知识较为宽泛,具有很强的横向延伸性,如果教师不确定教学的主题,控制横向延伸的范围,那么单元教学就脱离了教学大纲,学生就难以掌握单元教学的核心知识。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必须要利用思维导图,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贯穿,梳理知识结构,做到有层次有重点。例如《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章节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在后续的知识学习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本单元讲解的是细胞从生长到死亡凋谢的各个阶段,知识的理论性较强,教师要以“细胞概念”为主题进行大单元教学,注重概念讲解。同时在学习之中,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各个环节,上升到生命演变过程,形成生命概念。
(二)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主题的细化,教学主题要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展开,教学目标能够引导大单元教学实现教学主题。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避免对课本知识的简单重复,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大单元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课时教学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区分。传统的课时教学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的细化,大单元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的联系。在设计《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目标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其一以教材为依据,结合教材图片和知识点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行为,让学生探究细胞分裂过程中,子细胞和母细胞的一致性。其二是仿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并进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构建出染色体、DNA 等教学模型。其三就是根据细胞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老病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知识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纵向的理解。
(三)合理设计大单元教学情景
核心素养并不是一种教学知识,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不能直接将这种教学理念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自我感悟。这种媒介就是当前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的润滑剂,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贯穿教学主题。大单元教学和传统的课时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学情境设计上要考虑知识的前后联系,促进学生整体的认知单元知识。《细胞生命历程》讲解的是细胞各个阶段的变化,细胞属于一种微观结构,不能通过肉眼进行直接观察,必须要借助于某种仪器设备。虽然肉眼不能观察细胞,但是可以观察由细胞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苹果树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果熟叶落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细胞的生长变化。然后结合单元知识向学生展示受精过程,让学生观察胚胎发育过程,深化学生的知识认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四)改进大单元的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是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缓慢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大单元教学的一种反馈,可以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生物成绩,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教学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而在大单元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细胞生命历程》在生物教学当中起着奠基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体验,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氛围中,养成独立的生物观。
四、结语
总之,大单元教学与生物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落实生物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单元教学更加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整体观,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来看待生物学科。在大单元教学策略上,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单元教学主题,保证教学主线;其次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辅助教学主题顺利实施;再次要注重教学情景设计,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氛围之中,培养核心素养;最后要改进教学评价,注重教学过程的指引,培养学生长期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 余荣娟,素养提升.视角改善——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才智,2020(12):186.
[2] 于冬梅.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J]. 中国校外育,2020(10):61,65.
[3] 汪海波 .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 [J]. 才智 ,2020(10):165.
[4] 林洁.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探讨 [J].当代教研论2020(1):73-74.
[5] 李秀燕,王风云.例谈生物探究式课堂的构建——以《DNA分子的结构》为例[J].中国多媒体 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9):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