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论文获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议题设计(陈兴兰:中政参首届议题设计大赛 二等奖2020.11)
发布时间:2021-04-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春玉

92A0ABF2C5E373FFDB7023CD4F4BEDAA.jp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陈兴兰

总议题:

如何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分议题:

一、忆往昔  探究发展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二、看今朝  全面理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子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子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子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子议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引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望未来  百年之大变局: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结合时代发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认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公共参与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内涵及其关系。

三、教学思路:

    探究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怎样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在这个理论体系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文化,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从复习改革开放的意义:四个面貌,三个伟大飞跃。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引出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引出分议题一。

分议题一

忆往昔  探究发展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议学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议学情境:播放西安电视台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视频。

议题讨论:结合视频,联系我们的生活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议题分析:

因为是从我国取得的成就和我们现实生活出发,学生能说出来许多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所以学生能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来源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过来指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更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并且又被这一实践证明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

议学情境:邓小平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议题分析:从此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指引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分议题二

看今朝  全面理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议学任务: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议题讨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什么?

议题分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率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统一整体。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子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议题情境:伟大的实践造就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反过来,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推进伟大实践。

自主学习p36-3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议学活动:

1、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呢?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列表格,填写表格中创立、主题、意义的相关内容。)

2、上述理论成果之间是什么关系及其意义?

议学活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列表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创立

 

主题

 

意义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成功开创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积累了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等重大问题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时代课题,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议题分析:1、关系:这些理论成果都是来源于中国当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和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3、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子议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议题情境:播放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片《道路》。

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办,这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议学活动:结合视频,联系我国实际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中国走的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其内涵是什么?

2、你能用事实证明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吗?

3、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完全正确的,而且还会越走越宽,为什么?

议题分析:1我们走的这条道路一定是社会主义道路,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创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是开放题,希望用取得成就和进步的事实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

3、中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因为如此,所以就会越走越宽。

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议题情境:播放《战疫“制”胜》视频。

议学活动:

1、根据视频,联系今年抗疫的现实状况,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

2、选择一项具体的制度,说一说这一制度的影响?(可以从“家、乡、国”等多方面思考)

3、视频中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中国制度正在显示其优越性。

那么,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议题分析: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制度。

2、是开放题。目的是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等。

归纳总结: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3、今年抗击新冠肺炎取得的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有效、最管用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次抗击疫情阶段性的胜利充分地证明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就是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制度。

这次抗击疫情阶段性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归纳总结: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议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引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议题情境:在抗击疫情中,“逆向而行”的医务工作者;通宵奋战的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建设者;群防群控的基层工作者;防控物资相关企业的生产者;争分夺秒、强化攻关的科研人员;还有志愿者、快递小哥、超市的销售人员等等中国民众的身上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国精神。

议学活动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疫情期间你的所见所闻,你感受到了什么样中国精神?请你结合中国精神说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次疫情中显示出了什么样的优越性?

议题分析:设计这个议题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我国优秀文化的魅力、优越性,因为必修4的第三单元会详细学习相关知识。

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奋斗、创造、创新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担当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在这次疫情中迸发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号召力,激发出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等都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

归纳总结: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议学活动2政府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就呆在家里不出门,积极配合政府;而西方国家是通过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对此,你如何评价?

议题分析:希望引起学生思考,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以在当今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能在国家、集体需要的时候服从服务大局。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所以党和政府一声令下,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就宅在家里。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归纳总结: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议学任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关系是什么?

议题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分议题三

望未来  百年之大变局: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议题情境:

国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

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社会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等;今年将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议学任务:

1、我们面对百年之大变局,如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小组讨论交流: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任选一个谈谈如何坚定自信?

议题分析:

1、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前进,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归纳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产物。坚定“四个自信”,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2.是开放性的。目的是增强文化的政治认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归纳总结: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课堂小结:

 

 

 

坚持和发展

               包括                             要求

 

                          坚持和发展

 

 

课后作业:

青年进步则国家进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展开想象:2035年,中国会是什么样?你会是什么样?

2035年:祖国和我”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