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论文获奖:《法治政府》议题设计(杨春玉:中政参首届议题设计大赛 一等奖 2020.11)
发布时间:2021-04-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春玉

杨春玉:中政参议题一等奖2020.11.jpg

议题: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

——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实施为例

杨春玉

一、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法治政府”是统编高中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第八课的主题是“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同时,“法治政府”这一框高度整合了旧版教材《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内容,容量非常大。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法治政府的认同,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笔者查阅了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了解到学生对法治政府有一定的理论铺垫。同时,本地区充分重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学生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在公共参与方面有所涉及。基于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时,选择议题式教学,实现活动内容课程化和课程内容活动化,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延展性。

二、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时,笔者紧扣教材内容,选择“《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的实施”为背景,围绕议题“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从“政府执行的依据是什么?”“政府执行的过程要遵循什么?”“政府执行的结果要实现什么?”三个角度进行探讨。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背景和核心内容的了解以及交警部门按《条例》对违章驾乘人员处罚细节的探究讨论,回答序列性问题,归纳出法治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内涵,增强对法治政府的认知和理解。

2.通过模拟“我来当交警”的活动,判断图片中驾乘人员的行为是否违法及如何处理,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同时,体谅交警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处理的智慧,提高政治认同感、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3.通过《条例》实施成果图片和数据的了解,从政府、民、社会、国家等角度思考交警部门依法强化路面执法管控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增强对法治政府的认同,提升法治意识。

    4.通过对交警在实施《条例》中面临的困境和提出合理建议的讨论,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的活动,将建议进行整理并参与此活动。感悟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过程和途径,进一步升华对法治政府的政治认同,提升实际的公共参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法治政府的内涵。只有深刻理解法治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内涵,才能对建设法治政府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对“执法自由裁量权”等法学专业概念的理解,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对宏观和微观角度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过程及活动设计

(一)议题导入

课堂小调查

1、您在驾乘电动自行车时会佩戴头盔吗?

A.每次都戴     B.有时会戴    C.基本不戴    D.完全不戴

2、您佩戴头盔的原因是

A.应付交警怕罚款  B.保护自己   C.响应政府号召    D.看见大家都戴了

展示2019年常州市和江苏省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及交通事故概况的数据。

【设计意图】以课堂小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2020年全国模拟政协相关调研报告的数据,增强课堂的实证性。引入本课议题“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

(二)议题分析

活动一:探讨政府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内容1、观看视频(新闻内容:奇葩头盔上路,行车安全岂能敷衍?)思考问题“交警为什么可以处罚未戴头盔的市民?”2、查阅《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相关资料了解其核心内容。思考问题《条例》的实施,是否只是和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有关?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和法律层面等角度综合思考此问题,概括提炼法治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内涵。

师生概括:1、我国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拥有行政权(政府权力)。2、我国政府有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政府职能)。3、我国政府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职能是法律规定的。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法律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明确交警的职责权力和依据,增强法律意识,初步理解法治政府的部分内涵

活动二:探讨政府执行的过程要遵循什么?

活动内容观察视频截图(图片内容:交警处罚细节1)。辨析问题“有人认为,交警在此次处罚过程中详细告知违法者处罚缘由,耽误时间,多此一举?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此问题,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概括:引入法治政府的内涵,即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廉洁高效。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在不少市民身上有所体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从“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廉洁高效”等角度体会法治政府的内涵。同时,在讨论中也增强学生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活动内容观察视频截图(图片内容:交警处罚细节2),查阅《条例》中对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的处罚要求,阅读资料卡关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介绍参加现场活动“我来当交警”(判断图片中驾乘人员的行为是否违法?如违法,你准备作出何种处罚决定?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图片和《条例》相关内容介绍,思考并回答此问题。同时,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介绍,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措施。

师生概括: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宏观层面: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微观层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设计意图】《条例》规定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目前,学生的年龄均在16周岁上下。通过“我来当交警”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同时,也能够体谅交警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处理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活动三:探讨政府执行的结果要实现什么?

活动内容通过图片和数据了解《条例》实施以来,江苏省依法强化路面执法管控的成果。思考问题“请结合材料思考,交警部门依法强化路面执法管控的积极意义。”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政府、公民、社会、国家等角度积极思考其积极意义。

师生概括: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对政府);能够更好地规范公民的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公民);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对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数据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条例》实施的现实效果,在思考意义的过程中增强对法治政府的认同。

(三)议题总结

本课中,我们围绕《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的现实话题,以“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为议题,系统了解了政府执行的依据是什么,政府执行的过程要遵循什么,政府执行的结果要实现什么。通过交警部门行政执法的细节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治政府的内涵,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以及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为大家安全关系你我他!  

(四)课堂延伸

观察视频截图(图片内容:交警路口管理细节),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觉得交警在实施《条例》中还面临着哪些困境?

2、请为常州交警部门更好实施《条例》,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提出合理建议。

【设计意图】结合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政府决策,了解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过程和途径,感受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