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以科学思维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研究课1
——模块2 3.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发布时间:2021-04-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史佳丽

以科学思维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系列研究课1

——模块2 3.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崔永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提及:关于单元名称与课时,根据单元的特性,可以用大任务、大项目、大观念或大问题来命名。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有两个大概念,分别是“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以重要概念3.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为一个单元,确定本单元教学主题为《遗传的基础和基本规律》,根据单元主题,重整教学内容,编排课时;突出单元教学高效、减负的特点,巧妙地处理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辩证关系,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大单元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人教版课本

3.2.1 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2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2.2 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2.3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使得子代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3.2.4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联系

2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课时安排(共8课时)

 图片1.png

三、研究课具体安排

主题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老师

程佳燕

时间

2021224

班级

高一(2)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图片2.png 

主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老师

程佳燕

时间

202133

班级

高一(2)班

教学目标

1、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通过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科学思维,体会假说-演绎法和孟德尔的创新思维。

3、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

 

主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老师

程佳燕

时间

2021310

班级

高一(2)班

教学目标

1.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通过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

3. 通过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原因,体会孟德尔的成功经验,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4. 说出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主题

基因在染色体上

老师

程佳燕

时间

2021319

班级

高一(2)班

教学目标

1基于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关事实,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阐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

2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骄角度,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作出现代解释。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敢于质疑探索求真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四、反思

1. 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单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本单元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阶段设置了三种类型教学情境,分别是统领单元教学的情境通过“大情境”引领单元教学。二是推动学生活动进行的任务型情境,通过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将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更好融合。三是指向核心素养评价的情境。通过单元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探究、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确定本单元教学框架后,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和基本情况进一步分析,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内容前置,有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联系生物个体性状和遗传现象;教学内容淡化细枝末节,从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角度重点训练学生基于现象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思维和方法的渗透:本单元教学中涉及很多科学方法,如贯穿整个单元的“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开创性的使用演绎推理,结合数学、统计学来对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进行和解释和验证,最终揭示遗传学两大规律;萨顿的类比推理以及摩尔根等人的杂交实验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充分利用资料,通过科学史和人物故事关注学生思维情感改变,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精神的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