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 课题 | 《哲学开学第一课》 | ||
教材 分析 | 《哲学开学第一课》是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开篇课,对于破除学生对哲学的神秘感,克服对哲学的距离感,进而激发学习哲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 ||
学情 分析 | 本次授课班级为高二文科班,在此之前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哲学学习,但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比较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但由于哲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加之他们刚接触哲学知识的学习,因此真正理解本节课知识点并能将其学以致用难度较大。 | ||
教 学 目 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投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 知识目标:学生能初步感受哲学的研究对象,知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理解哲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哲学是什么有正确的认识,逐步培养起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
教学 重点 | 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教学 难点 |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教学 方法 |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综合运用“情境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法” | ||
教学流程: | |||
教学 环节 | 创设情境(教师) | 问题探究 (学生) | 设计意图(理论) |
导 入 | 播放视频《哲学有点甜》视频: | 1.哲学有点甜,甜在哪里? 2.你熟悉的哲学家有哪些?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又自然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
新
| 第一部分:多媒体展示材料:
|
你是如何理解哲学的?
| 该设计在于引导学生结合已有是生活实际和知识思考教师提问,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
视频导入:在校大学生是如何理解哲学的:
| 1.哪些话语对你理解有帮助? 2.你是如何理解学长们的观点的? | 此设计意图有2: 1.通过视频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在校大学生之口,讲述对哲学的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可信度。 | |
第二部分:.《生活与哲学》这本书的框架: | 1.教材一共几个单元? 2.你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 设置该环节意在让学生切粗略地感受教材的整个逻辑结构。 | |
第三部分:哲学的作用: |
哲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 本处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来谈哲学的作用; 2.让学生明白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
授 | 1. 展示学生暑期所写的个人小结:
| 简单评析自己或同伴们所写的小结中的观点。
| 展示的观点都是从学生自己所写的小结中来,一方面使得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悟“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2. 向学生推荐哲学课外阅读书籍:
| 你读过的哲学书籍有哪些?以下书籍很值得初学者一看。 | 激发学生学习哲学兴趣。给正式开学的哲学学习储备知识。 | |
课堂 小结 | 回顾课前提问:你对哲学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吗? | 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思考并回答“如何学好哲学”? | 此设计意在:首尾呼应,既回答了新课导入环节的问题,又有利于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
教 后 反 思 | 本节课是在教者与学生没有过多接触,学生没有任何系统哲学知识储备的前提下一节校级公开课,难度非常大。如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真正让哲学走进学生心田,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信心,我的教学思路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先后几易其稿。幸运的是该授课班级也是接下里我要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在通读了学生们写的《高一小结和高二规划》后,我眼前一亮:他们所写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最真实,最宝贵的课程资源,若能在哲学课上加以利用,作为教师,我只需稍加引导,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按此思路,这节课最终得到了听课同行的一致好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尽可能地发掘、利用好学生资源,让它在我的课堂上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