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9-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霞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研究

课题主持人:         蒋霞                    

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三中学                  

申报日期     2018年06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二月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招标课题申报者填写《招标课题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编号栏目,所有课题申报人不需填写,由市规划办根据评审结果填写。项目类别填写“招标课题”。

4.“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5《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6.《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

蒋霞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9年06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文本解读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文学学士

工作单位

常州市第三中学

手机(必填)

18861112985

E-mail(必填)

1094564216@{域名已经过期}

姓  名

(2)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

术职称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文学学士

工作单位

手机(必填)

E-mail(必填)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闫睿

常州市第三中学

中学一级

文本研究

组织协调

孔小波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中学一级

文本研究

文本解读

顾岚岚

常州市第三中学

中学一级

文本研究

文本解读

叶荣荣

常州市第三中学

中学一级

教学设计

课堂实践

钟雨辰

常州市第三中学

中学一级

教学设计

课堂实践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高一学生“口头作文”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1年9月

核心成员

结题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语文课堂多媒体运用之误

《课程与教学》

2011年第5期

鸟鸣情更幽---漫谈古诗词中“鸟”意象

《学子读写》

2013年第59期

语文也是一盘菜

《语文报 教师版》

2014年第8期

对江苏高考文科附加名著简答题的批判性思考

《语文教学研究》

2018年第2期

错位表象下的“真人”----《金岳霖先生》的另一种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

2018年第5期

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以《红楼梦》为例

《语文建设》

2018年第6期

从城隍庙到乱葬岗:不可忽视的生命轨迹---透视师陀《说书人》中的环境隐喻

《中学语文》

2018年第6期

 “美言”唤醒灵性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8年第7期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文本

文本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本课题所指的“文本”,既包括语言文字构成的教科书、课外读物上的文章,也包括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如课文中的插图,有关的音像资料。

 

2文本解读

本研究中的文本主要指教材文本,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什么是解读呢?“解读”(analysis)一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为:“(对事物的)分析,分析结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给出的解释是“通过分析来理解”。它是发生在读者、文本、作者之间的一种理解与对话交流活动,是一种读者积极主动的接受与参与建构活动,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文学审美和文学阐释活动。正是通过这种理解和对话促成了文本意义的解放和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意愿;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辩解、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

 

3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阅读教学,指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主要凭借对学生进行关于阅读的指导。它是基于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重在提高学生包括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在内的阅读素养的行为。具体一点说,就是我们平常的语文课堂课文的阅读交流。广义的阅读教学,还包括课外阅读等,泛指一切形式的阅读指导。本文研究的“阅读教学”指狭义的阅读教学。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研究现状

1钱理群教授指出,语文教师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创造,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过去定论中,要有“空白”意识,要结合文本的“空白”对作品进行个性的创造性解读。他强调作为读者的师生要依从文本的接受规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解读文本。他还强调语文教师要反复品读经典作品,力求常读常新。

2孙绍振教授直面教学文本解读的种种不如意的地方,开始了对教学文本的微观分析研究,提出了“还原法”、“矛盾分析法”等解读方法,建构了“文本细读”理论。孙绍振教授说教学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和文本主体之间由浅到深的同化与调节”教学文本解读是一种师生“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是建构文本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寻求理解’重在对文本意义的感悟和体验;而‘自我理解’则重在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自我建构”

3王富仁教授说语文教师要尽最大努力“避免离开文本的本身所许可的范围,进行纯属自己的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避免脱离开对文本的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师的解读主体地位和作用,认为“尊重语文教师的教学的主体性,首先要尊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感受和体验分析和讲解文本的权利”。语文教师要用好自己手中处理文本的权利,积极发挥解读主体的作用。

4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认为教学文本“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是阅读教学最具魅力之处”。

5特级教师史绍典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阅读教学“对话”理念的指导下,反思教学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尝试构建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新思路,建构了教学文本解读的“对话”策略。

6黄厚江提出的文本解读三个阶段的观点颇有启发意义。第一阶段:陌生阅读——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第二阶段:立体阅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阶段:智慧阅读一一借助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研究价值

文本解读是文学活动系统中与作品创作相对应的不可分离的部分,文学作品要从静态的语言符号获得生命,必须要有读者对之的解读,正是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体验、解释和建构,文本的意义才得以生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理论上来看,本研究可以培养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文本解读的主体意识,让一线教师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设计中文本解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能够用好自己解读文本和处理文本的权利,提高一线教师教学文本解读的能力,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研究目标

在回顾梳理阅读教学史的前提下,明确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教学文本解读的弊端,以孙绍振、钱理群等大家的研究理论和思想为基础,提出整合丰富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若干策略,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转型,尝试重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学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基于教学设计的文本解读,才能促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实践上讲,可以帮助减少语文教师减少解读教学文本的盲目性、随意性,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解读教学文本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1文本解读理论研究

理论学习,包括西方的文本解读理论,我国的文本解读理论以及文本解读的特征研究。

2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对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文本解读应该落实到教学设计上,而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立足文本,选择适当的角度,合理整合相关内容,进行科学预设。所以说,文本解读还必须要有不同维度的教学预设,即不单单是简单从文本内容出发,还要从作者、编者、学生维度去进行预设,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

3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文本中获取知识,理解情感,获得感悟。从文本解读的规律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运用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从这四个维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4阅读教学中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解读文本,结合课堂案例,重点探讨文本关键语句的有效解读、文本段落之间的结构内容分析以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讨论,从而获得自己的文本体验,论述文本解读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得出相关结论。

5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篇目、名著的多元解读。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指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搜集、鉴别、整理、分析,获取相关知识、信息,以达到某种研究目的的方法。文献研究法的难点在于面对数量繁多、内容繁杂的现有文献,如何选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恰当的整理、分析和使用。现有文本解读理论错综复杂,采用文献研究法,达到梳理鉴别提升高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本课题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通过中学语文课堂的案例分析,研究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思想,收集整理一些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能够总结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3)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是中学语文阅读的文本解读,这必定会涉及相关文本作品,因此,笔者采用作品分析法,结合相关作品,特别是名家名作经典作品,探究文本解读的方方面面。

(4)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其特点是目的明确、真实自然、直接翔实。深入语文课堂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获取丰富的现象资料,作为研究教师文本解读策略的依据。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查阅文献,收集相关材料(相关书籍、期刊杂志、网络资料、数据库数据等)。对已收集的期刊、书籍、电子公告、数据库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筛选。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论题,认真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对课题进行有效论证。撰写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学习文本解读相关著作,梳理语文阅读教学的历史演变,辨析探讨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若干策略,提出基于学情和课堂实践的阅读教学内容重构。在理论引领下,探索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设计。着眼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关键能力,整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篇目、名著的多元解读资料,在有条件的情况,形成专著出版。

第三阶段(答辩阶段):此阶段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注意细节的完善,汇总课题实施中的过程性资料,准备答辩工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研究的成果已经比较丰富,对语文教学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的文本解读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还存在研究不全面立体,孤立研究问题。具体表现在:

1.对教师如何解读文本研究多,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策略和方法,但对学生如何解读文本,学生解读文本可以采取怎样的策略,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和途径?学生如何形成并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如何养成解读文本的良好习惯,如何表达解读文本的成果,如何分享解读文本的收获?这方面的研究不足,甚至少见。

2.对教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如何对接研究不多。教师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如何对接,可采取怎样的策略,有哪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设计怎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解读文本?这些问题本应该成为教师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极目标,可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很少见,仅有的成果也显得粗疏,没有形成系统,还停留在仅能模糊表达观点的层面。

基于以上分析,课题研究着眼以下三点

1在解读文本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解读取向,代表性的解读取向有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笔者认为,结合阅读教学,还应该有学生中心。

2从宏观上,整体而笼统地研究文本解读的多,而应对文学类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3重读经典。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文本解读理论研究

研究报告

2019.12

蒋霞

文本解读系列材料

学术论文

2019.6

孔小波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学术论文

2019.12

叶荣荣

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

课例

2020.10

顾岚岚

最终成果(限3项)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2020.10

蒋霞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相关论文

学术论文

2020.10

蒋霞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 人员结构

    课题主持人2,蒋霞南京市教坛新秀,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市级课题1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14篇相关论文,其中核心期刊3篇。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在本课题中主要负责文本解读的实践研究及其成果的整理生成工作。

到目前,课题组成员阶段研究成果丰厚,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北大核心论文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课题组成员中均为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分布在高中各年级。职称上,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上,5人为研究生毕业。整体来看,课题组成员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其中30%以上的成员曾获市评优课、市基本功、市论文评比二等奖及以上,全部参加过课题研究活动,可以有效地进行实验课探索和经验总结,展开对课题的规划、实施、提炼、归纳、运用。

 

2. 研究基础

   (1)形成或发表多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如:《错位表象下的“真人”----《金岳霖先生》的另一种解读》《基于文章体式的“阅读教学链”建构》《汪曾祺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等。

   (2)课题组先期阅读了多本(篇)专业文献,如: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文本细读》,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等。

(3)围绕课题,组内成员均已开设相关公开课、示范课,以及开展相关讲座。

 

3. 资源保障

   课题组成员分布在全市各校,方便各校资源整合到一起。我校具有历史悠久、资源较为丰富的图书馆,可以为课题提供最有力的资源环境。此外,常州市第三中学具有优良的科研传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政策性支持。学校教师发展处对课题研究给予帮助,在听评课、外出交流学习培训上资金支持。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日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