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核心素养视阈下思想政治课的
实证性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方向: 5
课题主持人: 杨春玉
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三中学
申报日期: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杨春玉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 年月 | 1981年6月 | |||||||||||
行政职务 | 政治教研组长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学一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行动研究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教育硕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手机(必填) | 13616121497
| |||||||||||||||
E-mail(必填) | 545380359@{域名已经过期}
| |||||||||||||||||
姓 名 (2) | 性 别 | 民 族 | 出生 年月 | 年 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技 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
最后学历 | 最后学位 | |||||||||||||||||
工作单位 | 手机(必填) | |||||||||||||||||
E-mail(必填)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张小洁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一级 | 行动研究 | 活动开展、论文撰写 | ||||||||||||||
刘鹏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一级 | 行动研究 | 活动开展、论文撰写 | ||||||||||||||
严宏亮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高级 | 理论研究 | 活动开展、论文撰写 | ||||||||||||||
赵俊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一级 | 行动研究 | 活动设计 | ||||||||||||||
李文伟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高级 | 理论研究 | 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 ||||||||||||||
温惠红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高级 | 理论研究 | 文献研究 | ||||||||||||||
陈兴兰 | 常州市第三中学 | 中学高级 | 行动研究 |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普通高中绿色德育体系建构的研究》 | 常州市 教育科学院 | 2013.11 | 调查分析 活动实施 | 结题2017.11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浅谈问题设计的多维空间》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5.6 | ||||||||||||||||
《由画而化 画中悟哲——浅谈简笔画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7.2 | ||||||||||||||||
《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15.12 | ||||||||||||||||
《新课程下高三政治教学四字诀》 | 中学课程辅导 | 2009.1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政治认同,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法治意识,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公共参与,即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实证:指实际的证明,确凿的验证。《宋书?范晔传》:“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吾人关于宇宙的知识,曾已达到或且现方达到一个在各局部已不是推测的而是实证的阶段。”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为前提。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数量分析技术,分析和确定有关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研究起点,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并不刻意去研究普遍意义上的结论。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是与纯粹的理性分析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性教学:在教学中贯彻实证研究的思想,立足真实的情境,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若干第一手资料,对书本内容进行考察、辨析、验证、补充和创造,以期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证性教学与当前实施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相符,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提高其进行真实研究的能力。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孔德的实证思想:在孔德的解释中,“实证”一词包含五层意思:一是真实,与虚幻相反;二是有用,相对于无用而言;三是表示肯定与犹疑的对立;四是以精确对照模糊。简言之,“实证”即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真实”指 “实证”注重研究人类智慧真正能及的事物,而不是无法渗透的神秘;“有用”指“实证”的使命是为了不断改善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而不是徒然满足不结果实的好奇心;“肯定”表明“实证”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群体中促成精神的一致,而不是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精确”指的是“实证”处处要赢得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真正需要所要求的精确度,而不是模糊的主张。除此四层含义之外,孔德还特别强调了“实证”的第五层意思:把实证一词作为否定的反义词,即 “实证”的使命主要是组织,而不是破坏。 马克思的实证思想:马克思倡导的实证方法和孔德的实证主义虽然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元素,但本质上不是同一概念、同一回事。马克思的“实证”和孔德“真实”、“有用”、“精确” 的实证有共通之处,但是在如何看待实证之目的上有本质的不同。孔德所谓的“实证”虽然声称要“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但由于他根深蒂固地认为“探索那些所谓始因或目的因,乃是绝对办不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归根到底他还是停留在粗浅的现象层面,与马克思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观点相去甚远。马克思反对谢林封建复古的“实证哲学”,反对黑格尔“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反对孔德“腐朽的实证主义 ”。实证科学在马克思思想中担负着阐释革命和变革的任务,任何基于维护现实和倒退复古的“实证”思想与马克思无关。 实证思维的观点:政治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思维方法,一是规范,一是实证。实证思维注重从事实出发,事实先于价值。作为可以进行学术研究的事实,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事实现象。实证思维主张理解先于评价,注重解释。首先强调“是什么”,存在先于合理;接下来还需要追问“为什么”,即存在的“合理性”。如果第一步是经验实证的话,那么第二步就是逻辑实证。在实证思维看来,历史是一个过程。作为事实对象的“他我”先于作为研究者的“自我”。实证思维注重对事实的概括,形成归纳性概念,它与根据理念形成的建构性概念有所不同。 研究价值初探:对于实证性研究的方法国内外一直都有研究,对其内涵、特征、意义都有阐述。但是将实证性研究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相结合,挖掘其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并助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如果本课题能够在这几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对转变教学方式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 | ||||
(三)研究目标 | ||||
1、发展学生的实证思维,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素养。 2、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寓实证思维于教学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4、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适合提升本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2、对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厘清实证性教学的含义、特点、意义和基本途径方式。 3、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的现状分析。通过研究,把握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侧重于核心素养培养和实证性教学方面的现状。 4、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证性教学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议题式教学和实证性教学的契合点。 5、模拟政协等社团活动对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的影响研究。充分利用政治教研组广泛深入开展模拟政协、义工服务队等学生社团的资源,挖掘社团活动对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的价值。 6、对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的评价研究。通过研究,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 ||||
(五)研究方法 | ||||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使成员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有更深刻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组织、模拟政协社团实施,探索提高政治学科实证性的有效载体。 (3)案例研究法。结合教师教学实践,收集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推广,不断提高政治学科教学水平。 | ||||
(六)实施步骤 | ||||
本课题自2018年4月开始启动,规划到2021年4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开题阶段(2018年4月—2018年8月) 1、制定课题申报评审书,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各自研究的方向。 2、收集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相关理论材料,并开展学习研究。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8年9月—2020年8月)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设课题研究课,围绕主题进行反思总结。 2、认真组织新一轮的公民教育和模拟政协活动,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进行有机整合。 3、邀请特聘教师工作室专家徐惠仁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交流会,对课题研究进行全程指导。 4、把研究成果理论化,撰写课题相关论文以及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20年9月—2021年4月) 1、理论指导实践,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检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2、总结研究过程与成果,完成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 ||||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1、实证思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高阶思维。 2、实证性教学有利于打破固有的刻板的思想政治授课方式。 3、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需要实证性教学的推进。 4、实证性教学有利于在思想政治课中培育、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5、模拟政协等社团活动对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有积极和深入的影响。 可能的创新之处: 1、以实证性教学策略为主要抓手,落实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对课内外各种资源的搜集、整合,促进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 3、建立适合本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证性教学的模式和评价体系。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关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论文 | 2018.12 | 张小洁、温惠红 |
关于课堂中实证性教学实践 | 公开课 | 2019 | 刘鹏、杨春玉 | |
模拟政协提案 | 活动展评 | 2019-2020 | 杨春玉、张小洁 | |
实证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 论文 | 2019.12 | 杨春玉 | |
议题式教学中贯彻实证性原则的研究 | 论文 | 2020 | 严宏亮 | |
最终成果(限3项) | 围绕学科实证性研究的公开课 | 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18.10 | 刘鹏、张小洁 |
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 论文 | 2019.12 | 杨春玉 | |
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实证性研究 | 结题报告 | 2021.2 | 杨春玉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从各方面看,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到位,使完成研究任务具有可行性。 1.研究能力较强。主持人杨春玉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全国模拟政协优秀指导教师,常州市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常州市教学能手,常州市第三中学政治教研组长,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任教以来,多次开设省、市级公开课。先后有近20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有两篇发表于核心期刊。2017年获常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成员严宏亮、赵俊、李文伟老师是常州市骨干教师,其中,李文伟老师是常州市高中政治兼职教研员。成员严宏亮、张小洁老师在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均发表过专业论文。课题组成员均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能够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研究基础扎实。课题组成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一线学科教学的实际,拥有大量的资料和统计数据,也发表了不少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比如说,严宏亮老师关于议题式教学的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杨春玉老师作为第三作者参与撰写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建构与实践》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5期。这些都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 3.研究保障有力。研究资料的获得方面,政治组所有教师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学校是知网、学科网等网站的集团会员,方便各位成员下载最新资料进行学习研究。经费方面,学校的绩效方案中设有教科研专项经费,用以保障课题研究、特聘教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外出学习交流、邀请专家指导等活动的进行。研究时间方面,每周三上午是政治组固定的教科研时间,学校的主题式“每周一课”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