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第二批教师工作坊>>ICE FIRE>>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申报书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石蕴玉

常州市第三中学

第二批教师工作坊

微课题申报评审书

 

 

 

 

 

 

 

 

工作坊名称:         ICE?FIRE工作坊             

微课题名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的研究    

工作坊领衔人:        石蕴玉          

申报日期         2018.10         

 

 

 

 

常州市第三中学教师发展处制

二O一八年九月

一、工作坊人员基本信息

领衔人基本情况

姓  名

石蕴玉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81年4月

行政职务

课程发展处主任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学高级

研究专长

阅读教学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教育硕士

工作坊成员基本情况

姓  名

任教学科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工作坊中的分工

钱玺仰

英语

中学一级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陆跃

英语

中学一级

课堂教学

资料搜集

朱燕

英语

中学二级

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刘琰

英语

未定级

课堂教学

理论研究

潘祎明

英语

未定级

课堂教学

理论研究

二、微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微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思维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研究价值

1.本项研究将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依据,结合思维品质的相关理论,联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研究提升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又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

2.本项研究将进一步发展原先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改进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

3.本研究将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实现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六个层次的认知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4.本研究研究思维品质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培养方法,可以充实核心素养的理论,能进一步细化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彰显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研究目标

1. 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探索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2. 基于布卢姆界定的六个认知过程维度,设计指向不同层次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

3. 通过课例研究,归纳和提炼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提问策略。

4.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能力。

(四)研究内容

1. 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理论研究

思维品质是个体的思维质量,每个个体的思维发生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个性差异,思维品质体现的便是个体思维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内容丰富,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   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这些思维品质都可以通过语言学科教育来提升,而英语学科教育具有其显著优势,因为英语思维的理性、逻辑性、批判性均显著于汉语思维,非常有助于中国学生的终身发展。  

2. 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思维品质,要求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主要策略为:发散分析核心概念,图示解读表层内容,深层解析隐含意义,多层设计课堂提问,积极创设活动情境等。

3. 指向不同层次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研究

   布卢姆将认知过程分为由低到高的六个层次,分别对应了不同层次思维的表现形式, 它包含六个主类别:记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和创造(create)。

①记忆。回忆这一认知过程,旨在要求学生精准地记住文章的信息。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即背诵。当然,根据知识本身的要求和学生的水平,可以合理调整背诵的形式,从而调节教学难度。

②理解。理解要求学生在己有知识和将获得的新知之间建立联系。这一认知过程包括解释、推断、比较和总结。

③应用。应用是学生使用已有知识去完成练习或解决问题,即将“输入”的信息以新的形式“输出”。在阅读中,“应用”可通过仿写、角色扮演、调查、访谈等教学活动实现。

④分析。分析指将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定各部分之间的系,以及各部分与总体结构之间的系。分析包括区别、组织、归因三个具体的认知过程。主要教学活动有:区别事实与观点,区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设计课文流程图,思维导图,问答与讨论等。

⑤评价。评价是指基于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准则即评论的内容,如书写、结构、立意等;标准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标准应用到准则上,如文章的结构清晰与否。它主要包括检査和评论两种形式。见的教学活动有:第一,质疑作者的观点、论述逻辑、写作方式等;第二,换位思考,通常让学生思考作者的立场;第三,对比评价。提供和课文相似的材料,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的逻辑、行文的同,并发表意见。

⑥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多个来源的要素,把它们整合为一个新颖的、与先前的知识相的结构。让学生用语言完成口头或书面的任务,如辩论、记者招待会、回电子邮件、写英语短文等,还包括海报制作、绘制线路图、设计动画等设计类活动。

4. 对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提问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细节型问题的设置,适当增加分析型、推断型、评价型和应用型问题的比重,知道学生认真思考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在理解细节的基础上分析、甄别、判断、概括、推断,解答,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拓展思维的宽度,促进深度思维,发展思维品质。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

2.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与思维品质研究有关的各种信息与数据。

3. 观察法。通过观察法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研制相关的教学策略。

4. 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5.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在研究的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必须的研究方法,如叙事研究法等。

 

(六)实施步骤

   (1)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为准备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在组建好研究团队并明确分工后,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明确现在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同时撰写开题报告。

   (2)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为文献研究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将采用文献法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分析,成员撰写心得体会,选定本课题研究的起点、视角与方法。

   (3)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为行动研究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将带着理论走进课堂,使用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方式,通过大量的听评课及课后反思,着重关注英语阅读课堂的变化、英语阅读课堂中发展思维品质的表现形式以及学生思维的提升等问题。

   (4)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为总结阶段。在此阶段,我们将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剖析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发展思维品质的实践,写出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 主要观点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有效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快读或细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旨大意和基本结构、获取事实细节等; 然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课文,抓住文本的内涵,在分享交流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意义协商和价值判断;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在所读所思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个人观点和思想,在学与用的互动中提高语言产出能力。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实践与内化、分析与评价、迁移与创新等一系列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解读、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有效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感知和理解文化异同,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用能力。

(2)思维品质的培养既有层次又互相交融。

     学生在进行思维的过程中,会综合运用不同层次的思维。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联系,促进整体思维品质的发展。

      建立“理解-应用-分析”循环。具体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如对文字信息进行理解的同时加入句型结构的应用,随后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同样,还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分析,即先分段,然后在框架之下进行理解和应用层面的分析。换言之,这几个维度的思维训练并没有顺序之分,可以根据文章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变换进行。

      创造以评价为基础。创造实际上包含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所有维度。既然以阅读课为媒介进行思维品质的训练,创造这一维度就不能脱离教学主要内容。

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主要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主要策略为:发散分析核心概念,图示解读表层内容,深层解析隐含意义,多层设计课堂提问,积极创设活动情境等。

(2)指向不同层次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

   指向不同层次的思维品质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通过背诵、问答、正误判断培养记忆这一思维品质;借助解释、推断、比较和总结培养理解这一思维品质;利用仿写、角色扮演、调査和访谈实现对应用这一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区别、组织和归因培养分析这一思维品质;而检查和评论用于培养评价这一思维品质;由于创造会使用前面每个层次的一些方面,故根据创造的成果分为语言、绘画和综合三类教学活动。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

关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思维品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8年12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策略

论文

2019年3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研究》阶段报告

研究报告

2019年6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课例

录像、论文

2019年12月

最终成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1年6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的研究》课例集

论文、方案、调研报告

2021年6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思维品质》教学资源库

光盘

2021年6月

三、工作坊领衔人所在教研组意见

本教研组完全了解学校有关教师工作坊管理的精神,保证工作坊领衔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工作坊领衔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工作坊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教研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四、学校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