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第二批教师工作坊>>无极限>>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学会“数学阅读”,做好应用题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里顺

学会“数学阅读”,做好应用题


     丁里顺

应用题是数学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但是相对于其它题型,得分偏低,以至于很多学生开始惧怕应用题,而越怕越做不好,甚至成为心理的梦魇。所以为了增加我们班学生做应用题的信心,我在班级里开设了一节应用题专题课。

1.信心是胜利之源

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做应用题时要怀有必胜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应用题,否则,带有畏难情绪去做应用题,思维是局限的,打不开的,必然是做不对的。那如何树立信心呢?首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所做过的那么多应用题中,有没有很难的?经过思考,学生说,没有。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没有为什么做不对?学生说,害怕。为什么怕呢?学生不吱声了,其实就是没有做对的信心!所以做好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要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2.具体操作

2.1学会审题,融入情境

审题也就是进行数学阅读。包括读懂、厘清、弄通。读懂就是对题目中的每一句话都要理解它的意思,内化局部信息。应用题一般每一句话都表达一个独立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对于引入概念的解释、题目中各个数量的关系、各种约束条件等。厘清是指能够找出题目中的重点、难点等关键信息、此时可以进行圈划和标注,以便引起重视。弄通是指统揽应用题,去发现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从整体上把握全题,了解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审题过程中还要融入情境。因为应用题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做题时不能把应用题和生活分开,比如做到利润题时,就把自己想象成厂长,如何去使利润最大化;涉及到小区、公园规划问题时,就把题目中的小区、公园想象成自己的小区和自己熟悉的公园。通过融入情境,让自己身临其境,这样就可以把应用题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增加做好的信心,和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2.2分解目标、各个击破

应用题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对应的目标,我们这时要对目标关系进行分解,有时还要进行多级分解。如利润部问题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由于有些题目条件比较多,我们还要进行二级分解: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化成本,如果变化成本比较多我们还可以再进行三级分解:变化成本=变化成本1+变化成本2+……,在进行完分解后,我们只要结合题目条件,按照分解从后到前,进行分步整理归纳书写就可以了,从而把一个很复杂的关系分解成一个个最简单的问题。

2.3回头再看、确保无误

做好后还要再次读题,一看题目中没有量自己有没有设出来;二看题目中有没有单位以及单位是否统一;三看有没有写出变量的范围;四看有没有答以及问什么就要答什么。

通过以上方法,就可以很方便的去做好应用题,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融入情境,列关系式,分步求、解设答单位范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