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第二批教师工作坊>>锤子>>反思笔记>>文章内容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后记(刘婷婷)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2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何飞

课标对本章节的要求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本节课为案例教学,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人文地理条件的分析,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相关要素,揭示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对下个课时“明确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提出综合开发的措施”的课时任务提供知识准备。此外,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区域地理案例的分析和比较能力,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导入:首先播放《人与自然》“人类星球——河流”片段。美丽的河流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很多河流都被当地居民誉为“母亲之河”,然而就是同样的这些河流,今天却被人们弄得面目全非。播放视频中涉及到的长江、尼罗河、恒河等流域遭到污染、破坏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后果?

活动一:材料分析活动

提供田纳西河流域的文字、图片、图表等材料(地理位置、流域示意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水系分布图、矿产分布图)

1、提出问题田纳西河流域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给学生提供表格,供学生回答问题并填写;

2、提示读图读表要领,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表格;

3、补充田纳西河的人文资料,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都有哪些?

4、对学生的答案做出适当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并从图表中提炼各种信息,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活动二:课堂讨论活动

鉴于新知的开放性,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获得新知。同时,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有利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1 教师明确讨论主题田纳

西河流域早期开发造成了哪些后果?”;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并提供田纳西河早期开发的照片以及文字材料;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巡视全场并进行指导;

5、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

反思: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料较少,类型也比较单一,需要教师补充一定的图文并茂的资料。本设计需要教师充分学情,进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