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高中历史
课 题 名 称 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倪红娟 张坤玲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第三中学
开 题 时 间 2016年10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六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课题题目: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开题时间:2016年10月11日;
地 点:常州市第三中学D楼五楼会议室;
主 持 人:张志平(常州市第三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
评议专家:
龚国胜(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主任、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王 俊(常州市教科院博士);
参加人员:全体课题组成员。
2016年10月,市三中召开十三五规划课题《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开题报告会。教科院两位专家、学校教师发展处张志平主任、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教师发展处张志平主任主持,教科院专家对课题研究范式、如何做课题研究等进行了专业指导。专家指出,课题研究十分讲究规范。从课题的选择、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的确定、课题组分工、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等都要注意规范。
张志平主任指出,教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需要认真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把握时代脉络,理解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统领教科研工作,注重把研究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加强学习、不断反思、积极实践,努力成长,在五级梯队中不断进步。同时,在课题研究中,要结合我校校情、学情,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从而使课题研究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报告会上,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分别就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教学案例及课题组的研究进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课题名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二、研究内容:
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具体分为两大类:史料辨析能力、史料运用能力。
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
1、区分史料的类型与搜集史料的能力的培养策略;
2、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的能力的培养策略;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策略;
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
1、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互证能力的培养策略;
2、运用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能力的培养策略;
3、发现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中的误区并解决。
三、研究目标:
1、促进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掌握历史逻辑;
2、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课堂效率;
3、适应高考命题改革趋势,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深化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5、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科研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以借鉴的方法;
2、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科问卷,调查历史教学的史料实证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能力培养的现状;
3、案例研究法:结合教师课堂史料教学实践,收集优秀教学设计,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推广,不断提高课堂史料教学水平;
4、行动研究法:采用“提出方案——研讨——评价——反思——实践”的模式进行研究。
五、组织与分工:
1、课题主持人:倪红娟、张坤玲
2、课题组成员:李春、韩光、蒋波、卫雪君、张英、巫俊
3、课题组顾问:黄天庆
七、课题研究进度:
本课题从2016年5月起,预计研究三年。具体时间步骤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开题阶段(2016年5月—2016年10月)
制定课题申报评审书,完成课题开题报告。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收集关于史料实证的理论资料,开展理论学习,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分析目前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史料实证素养的误区、了解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水平,精心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6年10月—2018年8月)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设课题研究课,并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展开评课活动,教师进行反思总结。邀请特聘教师工作室专家黄天庆老师参与课题研究交流会,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把研究成果理论化,撰写课题相关论文以及阶段小结。制作课题研究的微视频。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阶段(2018年8月—2019年5月)
总结研究过程与成果,完成结题报告。理论指导实践,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检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召开课题成果展示会,展示发表的论文、课题研究课视频、微视频,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完成结题工作。
八、预期成果:
|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在研究理念方面:要建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研究方法方面:要从本校课堂教学实际入手,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为主线,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充分加以研究。
在研究目标方面:着眼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史料辨析能力、运用史料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从师生关系方面来说,探索在历史史料有效教学的研究策略,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及评议专家意见,课题名称由原来的“历史教学中提高中等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修改为“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及案例研究”。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