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发展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4-01-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发展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从简约的三里庵校区回到了在时尚现代的博爱校区,生活和工作场景发生了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件件德育小事,一项项德育活动串联起学校德育。2013年,我们且行且歌。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队伍建设有措施,全员德育有载体。                            

(一)主要成效:

1、大多数班主任充满正气、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理念先进、经验丰富。按计划召开了德育工作研讨会、学校班主任例会、德育沙龙等,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班主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人文性。

2、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见习班主任制度。本学期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见习班主任制度,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全程参与”、“专业引领”(例会和青年班主任沙龙)、“集中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年轻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能力,从而增强了学校班主任储备力量。

3、德育活动教研组、年级组承办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全员德育”和校长室提出的“德育活动必须以学科存在为基础”的观点。一年来各个教研组集所有组员智慧,积极开展了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学生喜爱。相信每个教研组一定深刻体会到了开展活动的繁琐,但更多的是欣慰和喜悦——因为他们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成长。

(二)重要不足:

1 、仍有班主任工作理念陈旧,缺乏思考,工作方法简单、“程序化”、“任务化”,“有思想”的班主任少之又少。

2、年轻教师德育理论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研组承办的德育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精细化,德育活动体系还有待重新建构。

(三)未来设想:

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

1、完善班主任聘用双向选择制度,设计包含有班主任岗位意向、工作设想等栏目的意向调查表,从而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让有想法、有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体现民主治校。

2、德育沙龙主题化、系列化。下学期开始将牵头组织开展德育沙龙,初步设想与其它部门联合,将有关年轻教师和班主任按照班主任工作年限分组开展专题沙龙,提高沙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即班主任工作年限在0-2年者为一组、班主任工作年限3-6年者为一组,相应校领导或中层干部为组织者。继续对见习班主任进行实战考核。

3、完善班主任博客系统。(现有系统在上传图片方面有很大缺陷)

二、主题教育系列化

(一)主要成效:

1、常规活动精细化。本学期学校努力发挥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重大纪念日活动、主题班会的精神引领作用。开学典礼均入了爱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则将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融入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

2 “诚毅”讲堂俨然成为了全校师生的精神殿堂。本学期的诚毅讲堂活动围绕三风建设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展开,让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重要不足:

1、主题班会的开展差强人意。

2 “诚毅”讲堂尚不能定期开展,或者说还没能形成体系。

(三)未来设想:

1、主题班会是德育的主阵地,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必须重视,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现实不容乐观。鉴于此,下学期拟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相关学习和培训,提升分管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对主题班会作用的认识以及召开主题班会的能力。

2)加强引导和检查,结合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和阶段德育工作重点确定系列化的班会主题,要求各班积极开展,并检查通报【需要年级组积极配合,高一年级以“文明自信”为重点,培养学生行为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信心;高二年级以“自立自强”为重点,增强学生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坚毅果敢的品质;高三年级以“责任感恩”为主线帮助学生明确责任、学会感恩、不断进取、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斗志。】。

3)开发校本团体心理辅导教材并在班会课使用。拟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校本教材中,围绕三个年级的德育重点和学生培养目标开发团体心理辅导校本教材。

2、“诚毅”讲堂是校本化道德讲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但本学期“诚毅”讲堂活动次数明显比上学期少,内容也不甚丰富。鉴于此,下学期拟采取以下措施:

1)除常规讲堂活动外,采取录播的形式,利用主题班会课时间开展讲堂活动。一月一次。

2)将讲堂活动与读书活动、关工委相关工作和团委工作合理整合。比如将学生读书报告录像;又如邀请部分退休教师讲述校史,邀请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有关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讲座。

三、德育活动系列化

(一)主要成效:

本学期学校重点开展了科技节、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广播操和校本操比赛、秋季田径运动会、“Skill·PowerPerseverance——技巧·力量·坚毅”冬季体育锻炼活动、“Shy?try!”英语节活动、校园达人秀和校园文化艺术节。

阳光体育活动

高一、二年级广播操和校本操比赛

秋季田径运动会

冬季体育锻炼活动

体育组

英文书写大赛

英文小报大赛

英文电影配音大赛

Shy?try!”英语节活动

英语组

 

 

 

 

 

 

 

 

 

 

 

 

 


 

 

常州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鸡蛋撞地球

校园植物命名

物理组

植物细胞摄影

易拉罐成分测定

暖宝宝成分测定

生物组

化学组

电影赏析

“向青春举杯”原创&经典诗歌朗诵

汉字听写大赛

“图识天下”地理知识大赛

校园达人秀

元旦迎新文艺汇演

语文组、高一年级组

语文组

地理组

高二年级组

高二年级组

音美组

“发现校园之美”摄影大赛

信息组

文本框: 第三届科技节文本框: 校园文化艺术节 

 

 

 

 

 

 

 

 

 

 

 

 

 

 

 

 

 

 

 

 

 

 

 

 

 


以上这些活动构成了校园德育活动文化,学校德育的信息输出,融于其中,以自然的方式,在看似自然的表面下昭示着教育的内涵,促使学生产生内在德性成长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充分体现了我校“以文化人,精神引领,自然体验,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特色,正因为如此,学校于201312月被评为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二)重要不足:

1、科技节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活动单元显得简单单一。

2、英语节活动单元略显低端。

3、部分艺术节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还需精细化;活动内涵还需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还需整合。

(三)未来设想:

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秉承校训“诚毅”,以市级课题《普通高中学校德育体系建构的研究》为抓手,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自信、自立、负责,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年级德育文化,构建学校德育活动框架体系。


四、学生作用主体化

(一)主要成效:

1、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德性成长主动性的重要平台。本学期利用德育研讨会邀请了24中殷涛副校长就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各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文化建设方案,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正悄悄开展。

2、落实常规检查班级轮流值周制,让各班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来,引导学生成为学校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的主体。

3、主题教育突显学生主体。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一些主要的德育活动无一不是突显学生主体:校园广播站从人员的招募选拔到节目的编制播放,完全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赋予学生绝对的自主权利。我校学生已经将校园广播作为自己的喉舌,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成长感想,表达成长的情绪。篮球节、运动会、“SkillPowerPerseverance——技巧•力量•坚毅”冬季体育锻炼活动中学生担任裁判,他们在裁判工作中学会组织协调,了解规则与个性的关系,学会公正公平,学会担当。

4、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自主成长。学生们走进社区、福利院、规划馆、火车站、吕思勉故居等开展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社会责任,为学生的成长做下了“公民意识”的注脚,学生在这种形式的角色扮演里超越了孩子和学生的身份局限,以公民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高二学生还走进花博会,在感受大自然美丽的同时倍增作为常州人的自豪感。

(二)重要不足:

班级文化建设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这也是学期工作计划中未能真正落实的一项工作。

(三)未来设想:

1、最大限度的追求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认同,协作联动,团队管理。

2、从学校层面,提出班级文化建设显性要求,例如规定班级文化的外显要素:班徽、班级文化建设目标、文化建设方案、成效等,利用例会或沙龙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汇报活动或文化建设案例征集评比活动,从而切实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诚毅”校刊的作用,树立或宣扬班级文化建设典型班级或做法,充分发挥校刊对班级和学生的激励作用。

3、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刊(学生版)的出版发行工作中来,真正践行学校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五、学生发展和学校德育成果

12013年我校小合唱团在常州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中获得局属学校一等奖;

2、常州市“青春志·中国梦”朗诵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3、国家级比赛中获奖50人次;省级比赛中获奖40人次;市级比赛中获奖59人次。

4、常州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我校女篮获得冠军;

5、常州市中小学冬季运动会上我校获长跑比赛第四名;

6、江苏省高中女篮比赛中第五名;

7、“耐克杯”全国中学生女子篮球邀请赛江苏赛区第四名。

8、学校于201312月被评为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

学生发展处

2014年元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