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校际交流>>文章内容
交流研讨,共促发展
工作室活动报道六
发布时间:2025-10-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方晓

20251022日,由我校主办,五中、戚高中、新桥协办,进行了四校联合地理教研活动,围绕着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主题,展开了三节公开课的呈现。

第一节课是由常州市第三中学的杨然老师带领高二5班一起探讨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徐州为例。开篇以苏超联赛这个热门话题,赞美徐州队的精彩表现引入到在徐州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其当地的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首先,古代——而生探究为什么徐州在古代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其中有哪些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其运输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功能?接着快进到近代,近代——而兴讨论为什么在存在发达的公路和水运的情况下,发展煤炭工业的徐州受到高度重视修建铁路?最后,再以现代——而强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有着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结尾。呈现的一节非常精彩的学科综合的课堂,内容逻辑清晰,环节紧扣。

IMG_20251022_083518.jpg  IMG_20251022_091027.jpg

第二节课是由来自戚墅堰高级中学的刘洪老师在高二8班进行授课,以常泰长江大桥为出发点,主要探讨了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从困难重重为何修理解修建意义到翘首以盼何时修探讨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资金、技术)分析,为什么常泰长江大桥到201910月才开工建设,再到迎难而上如何修学习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最后用送给学生明信片的方式升华,与学生互动十分契合。

IMG_20251022_091357.jpg  IMG_20251022_091207.jpg

同时,来自新桥高级中学的陈慧敏老师也同一时间在高二6班以峡谷天堑变通途展开了对课题的讲解,以《西游记》当中的取景地——流沙河为导入,引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展开对交通布局的讲解。以出行之择,方式之辨论述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又以天堑之困,工程之艰讲解花江大峡谷大桥建设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困难,再布局之机,时代之需向学生展示建设时机与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最后在通途之效,发展之翼环节中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默契挑战,你演我猜的形式分析大桥通车产生的影响,内容非常生动有趣。

IMG_20251022_100032.jpg  IMG_20251022_095941.jpg

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展示的三位老师各有特点,都呈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充足的知识储备,在各个学校评价环节,各个老师也都对三位老师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