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生物组9月份教研组活动
一、研修主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生物教师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理解有所偏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率不强。生物组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和理论学习的情况,确立研修主题是“一题一课”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所谓“一题一课”,是指通过对一个主题或一类习题的深入研究,逆向设计科学、合理、有序地教与学的活动。一题一课并不是指“就题论题”,而是教师由研究高考题模考题为起点进行逆向思考,回归命题者当初收集资料形成命题思路的过程,将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重整,实现由知识逻辑转向问题逻辑的课堂教学模式。借此“一题”,促进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理解,实现“学一题、透一点、通一类”的教学目标。基于逆向设计理念,以“一题一课”课型研究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教研组活动。
二、活动过程及成效
1 “教育家精神”主题学习
2025年8月28日,生物教研组全体成员齐聚致远楼502进行“教育局精神”主题学习。活动中教研组长皋磊老师明确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以教育为终身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教育发展,服务社会需求,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终身学习,保持教育者的自我更新能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教育创新,结合时代需求,推动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融合。
2 “开学第一课”研讨活动
2024年8月28日,下午三点半生物组教师开启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学研讨由皋磊老师主持,课程处张元丽主任及生物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主讲老师依次分享了本年级教研组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王梦琦和黄博老师代表高一年级组,以《走近高中生物学》作为开学第一课,系统地为高一新生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学,为什么要学生物学,如何学好生物学等方面。让学生真正开始走进生物学的大门
徐双双和程佳燕老师代表高二年级组分享了高二选修班的开学第一课教学内容:细胞生活的环境。重点讲解了细胞内液、外液的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总结了如何判断内环境的方法。
程翱和丁楚楚老师分享了高三年级的专题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根据高三年级的学习特点,以经典高考题目为例,剖析了减数分裂相关题目的解题方法,课堂任务紧凑,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然后,不同年级的备课组长分别针对各年级的开学第一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多条切实有用的建议,为开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
最后,教研组长皋磊老师对组内这一学年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安排和责任部署,从教学课堂、作业设计以及学生学习方面对各年级备课组的做法进行分享和建议。皋老师重点强调了教师的课堂设计以及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思考。模拟授课结束后,课程处张元丽主任对本次的研讨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张主任充分肯定了生物教研组的开学第一课准备工作,并对每位青年教师进行细致指点。
3 校名师工作室第七期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校名师工作室于2025年9月19日(周五)召开活动。活动期间,徐双双、程佳燕和王梦琦以《评优课中教学逻辑链设计的深度分析》为主题进行专题分享。三位老师的案例分享都是在教学法方面体现出逻辑学各规律的运用,具体为在教学中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组织等诸方面不违反逻辑规律。合理的教学逻辑性是建立在教师对课程教育目标深入理解和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发掘的基础之上,在教材的知识逻辑、学生的认知逻辑以及过程和方法的逻辑中选择,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形成的。


随后,领衔人皋磊老师围绕“一题一课”规划新学期名师工作室活动安排。
活动一:“一题”的设计
1、围绕“光合与呼吸 基因工程 生命活动的调节”设计长题演练
2、分成三组,两人一组,合作设计,相互补充,不分主次
活动二:“一题一课”模拟上课
1、选择得分最高的一题,依据此题完成教学设计
2、课前设计,现场模拟上课,每人10分钟
活动三:论文撰写
(学期末,围绕“一题一课”研究教学设计及教学规律撰写文章)
校名师工作室以“一题一课”主题研究为抓手,通过教学设计、课例展示、专题分享等形式共研教学新样态,助力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