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教师发展处的领导下,英语组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核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持续优化教研方式,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推进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备课组建设,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和效率。同时,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品位,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推进“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研修主题活动,研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和习惯养成的课堂教学文化,提升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并培养出一批尖子生;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完善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的学科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营等活动,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化发展路径。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将围绕着课题研究工作、“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系列研修主题活动、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等多个工作项目开展。
三、具体工作项目
(一)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系列研修活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设计整合性、思辨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本解读、信息整合、逻辑推理与意义探究,从而不仅理解语篇的字面信息,更能把握其语篇结构、作者意图和文化内涵,并能够将所获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应用于解决真实语境中的问题。这一教学范式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批判反思与迁移创新,是对传统以语言知识点讲授和浅层理解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超越。
本系列研修以英语组校名师工作室为基础,以研修主题为主线,贯穿各类专业活动与发展路径,构建有机衔接的教师研修体系。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贯通:贯通学校各项专业活动,如主题报告、实践指导、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使各类活动围绕统一主题形成合力;贯通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如专家专业指导、个人实践反思与同伴互助机制,帮助教师在多元支持中实现持续成长。
2024-2025学年,英语组围绕研修主题编写了8期主题研修活动简报。本学期将不定期举办教学沙龙、主题报告、教师论坛等研修活动,深入推进“四位一体”的研修过程:“听”中学——主题报告,通过主题报告,实现专业引领,引起教师的思考;“做”中学——教学实践,每位教师都围绕研修主题,开展公开教学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促进行为改进;“说”中学——主题分享,每位教师都针对研修主题、在教研活动中作主题发言或实践案例交流,以深化教师的学习;“写”中学——成果交流,每位教师都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以提升感悟,在教师发展处的带领和支持下收集汇总优秀课例,积极参加专家培训,向有关期刊推荐发表。
(二)以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本学年英语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以“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为主题,提高“每周一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个备课组聚焦深化绿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围绕课题和研修主题,按照逐步推进的思路,开学初形成学期本教研组开课计划表,开展多种形式的观课和说课、议课活动。以多研究“常态课”促进自我反思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英语组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活动的过程性管理,具体要求是:
1)、开课前由开课教师填写“开课申报表”,经备课组长审核无误后上传教师发展处。
2)、开课时要把听课照片上传至教研组长QQ群,
3)、开课后要组织组内老师认真评课,及时撰写开课报道,除了过程性的内容图文呈现,还应有听评课记录及对研究问题的教后反思。上课结束后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评课活动,备课组长统计听课人数并做好记录。
计划在12月初与兄弟学校开展联合对外公开课活动。
2. 把研究学生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点之一
无论是每周一课还是平时的课堂,我们都要观察与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反应。课前利用好学情调研,深入研究学生,加强对学生经验、兴趣、困难等的了解。课中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重点,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创设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加强教育科研,有效提升老师的教科研能力
1.立足课题研究
落实好课2个课题研究:刘琰和黄媛婷老师的市级备案课题《基于读后续写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吴亚婷和张水莲老师的市级备案课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本学期将继续激发教师教科研的热情与激情,积极推进课题的规范研究,力争提升我组教师教科研水平。
2.深耕课程基地建设,助力高品质
每次的课程基地活动虽然对于我们组的老师来说都是一次艰巨的任务挑战,但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和活动开展期间老师们也收获了许多,本学期一方面是要结合学校高品质外语特色学校的创建,开展教科研;另一方面是要落实好新设备的使用,培训老师们把先进的设备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为更大程度的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做贡献。
3. 以科研促教学
充分利用好手头的好资源——特聘专家。本组教师多,教科研水平整体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将更多的在这方面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并请专家针对青年教师的论文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希望青年教师在尽快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逐步确立自己的教科研方向,并在实际的教科研活动中提高教学能力。
(四) 第二批校名师工作室的运行
本学期,英语组名师工作室将继续有序运行,持续推进日常活动的深入开展。具体举措如下:一是实施“工作室”与“主持人”双核驱动的发展模式,依据既定的个人与工作室发展规划,系统推进各项任务。二是搭建了“跨界点评”“专家诊断”与“同行研讨”等多维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将感性认知提升为理性实践,构建高效协同的研修共同体。工作室已建立线上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云会议”,实现每周有互动、每月有研讨、每季度有专题活动。三是建立了以“分享、合作、共赢”为核心的读书交流机制,要求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研读2本教学或管理类专著,并定期举办“教学沙龙”与“管理沙龙”,推动成员间的深度对话与共同成长。
(五)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结合师发处活动开展
师发处活动安排如下:
1、举行青年教师成长营新学期开营活动(开学初):离营仪式;成长营小组成员微调及重新推选召集人;介绍新成员;对本学期的活动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2、我的舞台我主讲 ——小组主题论坛活动(9月开始,持续一学年)
本学期仍将继续开展主题论坛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地理、化学七个小组的活动由相应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纳入教研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政史组的活动由政治组、历史组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其余组由师发处组织实施。每位组长按照小组约定好的顺序,在每月的月初将本月论坛的主题、时间等安排上报至师发处,便于统筹安排。
3、师徒结对活动(9月)
师徒结对活动是新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2025年9月初不仅应对2024-2025学年的优秀师徒给予表彰还应为新参加工作的老师举行拜师仪式。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填写《常州市第三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检查备课笔记、听课等方式加强师徒结对活动的过程管理。
4、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10月-11月)
我校将于2025年10月—11月开展青年教师诊断课、观摩课等岗位练兵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九个小组的活动由相应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纳入教研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其余组由师发处组织实施。通过练兵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同时为年轻教师树立榜样,增强教研组的研究氛围,促使青年教师在这样的练兵过程中加速成长。
5、走出去,考察学习(12月):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要求老师们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摩。
(六)加强备课组建设,搞好英语组特色活动
1.发挥备课组长带头人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各备课组认真制定并切实执行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和措施,带动本年级教师共同探讨教改新思路。做到目标明确化、过程精细化、成果最大化。各备课组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做到本组使用过之后,进行修改,然后在整理入案,以供下一届的老师们借鉴使用。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追求深层次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由有效走向优质;继续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聚集体智慧,精心备课,分工协作,创高效课堂。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新的大纲、研究教材,使每位教师了对所加内容了然于胸。要求每位教师了解所教的全部知识内容、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3. 认真组织好英语组的特色活动与常规活动
(1)在高一、高二推进英语整本书阅读活动;
(2)认真组织好校本课程以及社团活动;
(3)认真协助、指导好“辅华杯”戏剧节英文剧目排练工作;
(4)落实好教后记撰写活动;
(5)做好免费导学相关工作。
四、总结
本学年度第一学期英语组工作计划以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为引领,紧密围绕学校整体部署和教师发展处要求,系统规划了本学期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点任务。强调以“深度学习”为导向,聚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致力于推动课堂教学转型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全面提升英语学科教学质量与育人品位。通过深入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加强课题研究与教学模式创新、推进名师工作室和青年教师成长营等举措,持续优化教研机制与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各项工作相互支撑、协同推进,旨在构建具有持续发展力的英语教研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