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一学期以来,在校长室、师发处、课程处的指导之下,地理教研组依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规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群策群力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组内自主学习

教研组及时整合课表,周三上午在学生阅览室进行大集备与各备课组的小集备,积极开展新课程研修活动,主动随时开展教学讨论。全组统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各类活动,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结合研究需要,集中学习了多篇文章,文章主要是阐述基于学习进阶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核心素养下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应用等。教学设计方面主要是从区域地理,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章节进行设计研究,尽量做到一境到底。高一、高二开展新课教学设计,高三开展小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2.专家引领学习

本学期,常州市高中地理教研员顾松明老师多次来校指导工作,顾老师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我们提出了多项建议:关注学生的认知障碍——存在问题;注重专题化内容的选择——新教材的角度;强化专题会教学组织策略;加强思维方法的融合与指导;聚焦热点问题。在顾老师的指导下,高一、高二、高三都更加明确了方向。

3.同行听课学习

    本学期市高中地理教研员顾松明老师组织了多次高中各年级的研究课,三中、五中、戚高中和新桥高中也组织了两次四校联合教研活动,三中和龙城也组织了一次校际联谊活动,每次活动既有精细的专题复习课,也有新情境下的概念新授课,还有以学生学情为主导的试卷讲评课,许多节课的设计令我们耳目一新,思路大开。

二、主题活动,助力成长

1.有序开展课题研究

市级课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作为教研组的研究课题,由胡方晓、刘婷婷老师主持,已顺利结题,本学期注重成果的延伸和推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有机整合,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扎实落实“每周一课”

教研组以主题式“每周一课”为抓手的教学研究活动与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有序进行“四位一体”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及时上传学科网。

(1)研修主题:指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研究

(2)开课情况:结合研修主题,本学期共开设校际公开课3节,校级研究课8节,在磨课、开课的过程中,全组老师全员参与,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例分析方面均获得成长。

3.深入研究新高考、新教材

2025届是新高考第五年,题型、题量、题目的立意已基本保持不变。面对新高考的状况,面对我校选择地理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的现状,面对现行新课本知识面广,但知识衔接不到位的情况,本学年开始,我们逐步形成了高一至高三教学的系列化,不同内容和同一内容的不同难度分别在哪个年级哪个时段进行教学,我们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今年高一年级我们把地理1和原来在高二授课的选择性必修1两本书同时下发,穿插授课,但没有刻意提高难度,更多的还是提高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度;高二年级,我们着力做好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内容的衔接,提高教学的难度和深度;高三年级,我们重点研究2025届高考指向,把握高考动态,研究高考素材和问题情境,提高教学的广度和匹配度。

4.基本功比赛

  地理组教师现有15人,9名教师教龄在10年以内,缺乏教学经验。师徒学习指导工作做到常规化,徒弟主动听课、学习、交流、反思,全组教师之间提倡相互听课。徒弟加强做题、讲题、命题能力的训练,加强粉笔字、即兴演讲、板图板画、教学设计和模拟课堂等基本功的训练。

5.地理模型制作大赛

本学期在高二年级举行了地理模型制作大赛,作品经过老师初选,学生网上投票等方式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在明诚楼二楼平台展出,收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三、任重道远,奋力前行

1.由于地理选修较多,本组教师的课务繁重;而我校学生良莠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与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

2.随着青年教师的明显增加,如何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地理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