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4-2025第二学期每周一课(鹿甜)
发布时间:2025-06-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倪红娟

2课多元与传承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中历史组  鹿甜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的第2课,包含“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的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古代雅典的民主政体、斯巴达的寡头政体、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政体、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和近代英法美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世纪欧洲封建国家的治理和近代英美法政治制度都有一定了解。高中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有知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用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探寻历史发展的内在线索,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成果;树立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目标

l.探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中世纪君主制、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理清其历史渊源。在了解这些制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它们的特点及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进步和局限。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具体的国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明了创立这些制度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3.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解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和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正确认识,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差异

难点:西方政治制度的传承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人类社会进人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于一系列制度建设。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加深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

1、起源: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师】根据导学案内容,判断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制度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雅典:民主政治;        斯巴达:寡头政治;

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  罗马帝国:君主专制。

【探究1】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生】相同:①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②参加国家政权管理的都是公民;

③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而且有的有任期; ④奴隶制民主

⑤局限性:公民都是少数,由成年男子组成

不同:①国家政体不同;②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师】斯巴达、罗马共和国 有民主因素,但不强烈,受到了抑制。

2、承续: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师】公元4世纪,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结合《纲要(下)》的所学内容回顾,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生】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师】教皇教会拥有较大的权力,政治上表现为教权与王权的并立,有两种表现形式:政教合作和政教冲突。

【师】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称“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中世纪后期有哪些新变化?

【生】①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②早期议会出现;③市民阶层壮大;

④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城市赢得一定自治权;⑤大学兴起,促进思想解放。

【师】教权与王权斗争过程中,王权加强,有利于促进统一民族国家形成,在走向统一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发生多次冲突,催生了两种典型的制度。

1)法国:等级君主制

【师】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材料: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为了支付战争费用,腓力四世向素来享有免税特权的法国神职人员征税,这直接触犯了卜尼法斯八世的利益。面对王权的严重威胁,卜尼法斯八世开除了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会议,巧妙地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服从国王,并派出军队强制罗马教皇迁至法国边境阿维农,并受法王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从此,罗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师】法国等级君主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王权和三级代表制的结合在法国政治制度史上乃是一个奇迹。它既强调了王权在决断国家事务上的专断性,又凸显了三级会议限制国王活动的能力。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

——《西方政治制度史》(何平立主编)

【生】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同时,对王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2)英国:议会君主制

【师】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有必要对过度的王权进行限制。1215年,签署《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①国王不得非法行政,保证公民权利;②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保证商业自由;

【师】①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②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

【师】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利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探究2】比较中古时期法国的等级君主制和英国的议会君主制的异同?

材料1: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三级会议,除了一、二等级的教俗大封建主的代表参加外,还有作为第三等级的市民代表参加,这表明法国进入了等级君主制时代。在等级君主制政体内,作为劳动者阶层的第三等级——市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政治的殿堂,成为与封建诸侯、教会贵族有同等发言权的政治势力之一。而国王则明显地凌驾于这三种政治势力之上,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

——摘编自陈文滨《中世纪西欧多元政治的形成及发展》

材料2: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国会。1297年,国会正式获得了批准赋税征收的权力。14世纪初年,国会又获得了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成为王国的最高法庭。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英国国会从1341年起分为上、下两院。上议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由地方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生】 异:法国:王权仍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

英国: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王权受到更多的制约。

 同:都形成了制约王权的议会政治。

【师】王权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前提。限制王权体现权力制衡。

3、变革: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师】16—18世纪,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与成熟。代表有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师】回顾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特点


 

【生】英国:1.国王:统而不治;2.议会:权力中心;3.内阁:掌握行政权。

美国:1.共和制:三权分立,分权制衡;2.国家结构: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探究3】比较英法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异同,并思考如何评价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生】评价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①进步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②局限性: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师】基本特点:资本主义代议制(间接民主);以法律形式确立;分权制衡;政党政治。

【小组活动】探究西方国家古代和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

问题1: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原则和运行机制对后来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问题2:中世纪后期的政治变化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何影响?

中世纪后期政治的表现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问题3: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表现出怎样的趋势?

【生】

 

 

【师】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表现出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趋势。

 

(三)课堂小结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要适合本国国情,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是有效的、富有生机的。照搬照抄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 美国等西方大国到处输出民主的做法也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探寻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征途中,要学习他国成功的经验,避免其失误的轨迹,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 理想国” 。

(四)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涉及众多国家和政治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有时也感到内容过于繁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讲解。本课教学设计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第一条线索是纵向的时间线索,关注从古至今政治制度的传承性。第二条线索是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体现多元性。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用于系统地介绍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则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有的小组讨论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重复课本观点,缺乏自己的思考。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讨论前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或者讨论问题的难度设置不够合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提前设计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加强对讨论过程的指导和监督。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认识到在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评价与反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历史教育。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