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
政治组 朱丽娟
课题 | 世界的物质性 | ||
学习目标 | 1、理解并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形成对世界本质的科学认识。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意识和物质的物质统一性。 3、全面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 ||
教学重难点 |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意识和物质的物质统一性。 | ||
课时 | 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 | 问题探究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视频:宇宙的产生
议学情境:探究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观点辨析:
易错点拨:
探究分享:地球和人类的产生时间
探究分享:人类进化史
观看视频:从沙子到芯片
议学情境:意识的产生
议学情境: 美术试题:万能的上帝
观看视频:机器人与人类的冲突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
世界是由谁创造的?
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有什么共性? 问题1:我们看得见山川湖泊,看不见磁场、超声波、红外线,可是它们又真实存在,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问题2:那我们能将磁场、超声波、红外线称之为物质吗?
甲 :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思考:自然界是不是按照人的意志演化、发展的?
结合教材P18页的阅读与思考,给我们提供的从古猿到人类、从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从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果转变的资料。思考: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些转变?
问题: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了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到另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转变,这个过程中,除了这两种物质的具体形态外,还有什么参与其中? 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思考: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2.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想象中的“鬼神”,你会画成什么样子?你画的鬼神是凭空捏造的吗?取材自哪里?
小组讨论: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吗?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 |
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理解物质概念
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的世界的组成部分。
理解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引出意识的存在。
理解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而内容则是客观的,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通过讨论,厘清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的本质区别。
| |
反思 | 本课是从概念到理论的递进关系,主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三个方面出发,阐释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非常抽象,逐层展开,论证世界物质的世界,引导学生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通过各种比较经典的事例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来逐一突破,让学生更易理解,达到了预期目标。 | ||
评课 | 整堂课结构完整,重难点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设置的一些活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很大,教师的讲课速度比较快,可以适当放慢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