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护下的婚姻》教学设计
政治组 杨春玉
学习目标 | 1. 理解并掌握结婚的法定条件。 2. 认识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情形。 3. 了解离婚自由与限制的原则,以及离婚的方式和程序。 4. 明确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正确对待婚姻的态度和要求。 | ||
教学重点 | 重点:1. 结婚的法定条件与程序。2. 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对婚姻的正确态度。 难点:1.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判定。2.离婚冷静期。3. 世代亲等计算法 | ||
教学方法 | 议题式教学 | ||
课时 | 1课时 | ||
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课 | 从古至今,美好的爱情、圆满的婚姻,一直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引入宝黛的遗憾。 | 激发兴趣 | |
第一篇章:叹宝黛意难平,换到现代行不行? | |||
任务:阅读教材P51中关于结婚条件的法律规定及相关链接,思考“宝黛”在现代能否结婚,并进行小组交流。 【知识点拨】 1、结婚的法定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符合一夫一妻制: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禁止重婚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拓展:世代亲等计算法 思考:假设宝黛各自成婚有孩子,不考虑其他条件,他们的孩子可以结婚吗? 2、拓展: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 (2)可撤销婚姻:胁迫结婚的、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隐瞒婚前重大疾病的 | 小组交流 阐述观点 | 了解结婚的法定条件 理解法律对婚姻的保护 | |
第二篇章:不草率不将就,来去自由守初心 | |||
案例:一小时的婚姻(视频) 思考: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补充素材:奇葩离婚理由——因装修意见不统一离婚;因饮食习惯差异离婚;因生活琐事(如回家不换衣服、不知银行卡密码等)离婚。 【知识点拨】 1、离婚自由与限制 (1)离婚自由: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 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当事人可以离婚。 (2)离婚限制: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提醒:双方都是现役军人或现役军人向非军人主动提出离婚的,不适用军婚保护条款。 视频:离婚冷静期 思考:民法典为什么要设置“离婚冷静期”?这是否干涉了婚姻自由? 案例:戴安娜离婚(婚姻中有三个人,所以有点拥挤) 【知识点拨】 2、离婚的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自愿): 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 申请离婚登记后三十日(离婚冷静期)届满,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时起,解除夫妻关系。 注意:“离婚冷静期”只适用于协议离婚,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一般向法院起诉离婚,不适用离婚冷静期。 (2)裁判离婚(诉讼离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一审判决离婚的,人民法院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违反者构成重婚。 拓展:准予离婚的情形及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 |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交流感受
案例分析 | 认同婚姻自由 反对轻率婚姻 | |
第三篇章:赞今制度法典,法律铠甲护婚姻 | |||
【知识点拨】 1、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等 2、正确对待婚姻、 (1)对婚姻的要求:结婚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身份关系,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还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2)对婚姻的态度: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既是对自己负责、对配偶和子女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 总结 概括 | 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 |
结课 | 平生一顾,至此终年。江湖路远,同去同归。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
反思 | 本课围绕“法律保护下的婚姻”总议题,设计三个篇章,叹宝黛意难平,换到现代行不行;不草率不将就,来去自由守初心;赞今制度法典,法律铠甲护婚姻。整体设计思路从宝黛良缘不易到今朝婚姻保障,从现实婚姻的部分乱象到珍惜婚姻的价值追求,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本课对经典案例(如宝黛)的挖掘,是一亮点,跳出常规只关注二人的近亲关系,而是从婚龄、一夫一妻、结婚程序等多角度解析,运用学生的文学常识来理解法律保障下的婚姻的可贵之处。 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积极性和配合度较高,在时间把控方面有所遗憾,对婚姻制度的原则、正确对待婚姻的态度要求方面未能充分展开。 | ||
评课 | 李文伟:本课教学设计新颖,知识整合有巧思,对经典案例的深入探索有示范意义。 朱丽娟: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可以补充更多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活动更加充分。 张小洁:采用议题式教学,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世代亲等的计算方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