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卢艳伟)2025.2.21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5-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卢艳伟

综合练习卷法律与逻辑主观题专练

政治组  卢艳伟

教学目标

1.明确主观题中法律和逻辑结合考察的方法

2.掌握用逻辑的语言规范解决题目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逻辑中的各推理方法及规则。

 

教学方法

例题讲解+现场作答+面批

课时

1课时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逻辑思维中常见考察内容

了解针对

明确重点


在逻辑中主观题常见的考察内容是:

1. 外延关系的区分

2. 三段论推理

3. 复合判断的推理(联言、选言、假言)

其中又以假言居多(第三点下节课讲)

 

分析逻辑思维的具体内容

明确常见考察内容

展示例题:

例题:1某电商平台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了用户的浏览记录、购买偏好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公司。用户发现后,以侵犯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为由起诉该平台。请分析该平台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并说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区别与联系。

 

简答题:

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简述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外延关系,并说明两者在法律保护上的异同。

在这道题目中需要分析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关系,需要用“选修二《法律与生活》”的知识作为基础,来分析其外延关系,因此需要明确外延关系中,相容关系(全同、交叉、属种、种属)以及不相容关系(矛盾、反对)

所以这类题目对于知识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

 


展示例题2:2023·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周岁的小明在A商店购买了一款儿童玩具。小明在玩玩具时,玩具因质量问题爆炸导致小明轻伤。经查,该玩具由B公司生产,A商店销售。对于本案,小明的父母找了几位朋友咨询维权问题。他们说:

图片1.png 

(1)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把甲的三段论推理补充完整,并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分析其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①补充甲的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

小前提: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结论:所以,小明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

②分析甲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

 

 

 

 

 

 

同学们现场作答,并在10分钟后投影

 

 

 

 

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受题目难度


教师讲解:本题是选修三的常见考点——三段论推理,

做这类题目必须做到符合规则,基于三段论的逻辑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因此在做推理过程:结论中找大项“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小项“小明”,因此可推出中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于是得出大前提(其中必有大项和中项)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玩具的行为无效。

因此基于演绎推理得出必然结论的条件:前提真实、结构正确,可以得知该推理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换一道题目,则有可能会考察“虽然结构符合一切规则,但是前提的内容是错误的”,因此需要警惕,在一切演绎推理的主观题都需要在第一句就写到“该推理为演绎推理,其得出必然结论必须满足前提真实、结构正确”,并在之后的分析中也需要明确

做好笔记


结课

结语:本节课通过讲解逻辑和法律常见的结合考点,来让同学们明确如何分析、解决这类题目,力求不丢分、拿满分。

教学总结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逻辑推理,尤其是三段论推理部分存在着问题,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都存在,选择题无法从已知的结论中倒推出前提;以及无法快速在三段论推理中找出犯的错误,因此明确和巩固三段论的方法是必要解决的问题。

 

评课反馈

杨春玉:整节课教学过程知识点明确,逻辑贯通,同学们的主动性强。

刘校: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内容饱满。

李主席:问题设计思路清晰,运用真题满足提高同学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