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上午第三节课,生物组徐喆老师在高一12班开设了题为《减数分裂》的每周一课。
徐老师在上课之初以果蝇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的差异为情景导入,从而引入了减数分裂。随后以哺乳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与有丝分裂相比,怎样分裂才能使得染色体数量减半,从而完成对减数分裂整体的过程的分析。随后对于减数分裂每个阶段染色体行为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带着同学们认识到了减数分裂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依据有丝分裂各阶段的特点,总结了两种分裂方式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构建了相对应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一段减数分裂演示动画作为本节课的结尾,帮助学生将减数分裂各个阶段的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以上这些都使得整节课环环扣,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