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教研活动>>文章内容
开学第一课(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2-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钟雨辰

新学期伊始,杨尧中校长与全体语文组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李梦梦老师和李澳东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两位老师分别围绕《屈原列传》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展开说课,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理念。

李梦梦老师:《屈原列传》大单元教学设计

李梦梦老师的说课以“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为核心理念,紧扣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案。她强调,学生应通过《屈原列传》的学习,回到历史现场,理解屈原的处境与选择,体会其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

聚焦单元导语中的“回到历史现场”,设置主问题:屈原在怎样的情形下,做出了怎样的一系列选择,最终又为何要以死明志呢,围绕湖南秭归县的屈原纪念馆准备重新规划设计场馆,并开展富有特色的纪念活动这一情景,设计了三个活动:重回历史现场,瞻仰风采;重现历史场景,体悟品格;重识历史人物,赓续精神。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关系图、编演情景剧、撰写发言稿等方式,深入理解屈原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价值。她还特别注重学生的文言积累与思维提升,通过群文阅读与讨论,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屈原这一历史人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讨各种人物或直接作用于屈原的个人遭际,或导致了楚国的日趋衰败,深入研究屈原的为人为文。屈原的命运始终与楚国的命运相关联,他既不肯同流合污,又不肯离开楚国,最终选择以死来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具有永久的精神价值。

李澳东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设计

李澳东老师的说课则围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展开,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他设置了四个教学目标,重点在于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并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李澳东老师通过表格梳理、对话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与弟子的“志”。他特别强调孔子的“循循善诱”与“因材施教”,并通过让学生“评志”与“谈志”,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目标。

蒋霞老师总结与新学期任务布置

在两位老师的精彩汇报后,蒋霞老师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他们的课程不仅紧扣新课标要求,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蒋霞老师还指出,新学期语文教学应继续以“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为导向,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思维提升。

最后,蒋霞老师布置了本学期的相关教学任务,要求全体语文老师在新学期中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开学第一课的说课汇报为新学期的语文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梦梦老师和李澳东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展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为全体语文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相信在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新学期的语文教学必将再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