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教师发展处的引领下,本学期生物教研组围绕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展开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生物组的教学教研也在稳步推进,取得一些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主题式“每周一课”开课活动
按照学校和教师发展处的要求,落实了教研组的常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月安排一次教研组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钻研教材、精心预设,互相听课磨课。利用每天在一起批改作业的时间共同研究教学反馈情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提高教学技能。“每周一课”成为组内成员相互学习的平台,在听评课的过程中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围绕“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逆向设计研究”展开。以下是“每周一课”的汇总情况:
皋 磊 | 1节校内公开课 |
陈 磊 | 1节校内公开课 |
史佳丽 | 1节校内公开课 |
凌祎丽 | 1节校内公开课 |
丁楚楚 | 1节校内公开课 |
徐 喆 | 1节校内公开课 |
黄 博 | 1节校内公开课1节校际公开课 |
徐双双 | 1节校内公开课2节校际公开课 |
程 翱 | 1节校内公开课2节校际公开课 |
程佳燕 | 1节校内公开课1节校际公开课 |
王梦琦 | 1节校内公开课1节校际公开课 |
二、二中三中联合开课展风采
2024年10月24日,我校与常州市第二中学、盐城市伍佑中学联合举行以“家国情怀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的公开课教学展示观摩活动。生物组程翱老师开设的《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一课,从碱中毒这一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科融合的思想,引发学生自主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本实验通过对自来水、磷酸盐缓冲液、4种不同的生物组织溶液结果对比,得出相应结论。根据结论学生可以提出对碱中毒患者的建议,并在课后居家进行相关趣味性实验。整节课过程紧凑、逻辑通顺、环环相扣,学生亲自参与,效果很好。程老师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扎实的教学技能,为观摩学习的同仁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三、联盟校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成效
活动之一:10月25日,联盟校名师工作室在常州市正行中学举办了一场以“构建智慧课堂,让成长‘可见’”为主题的对外公开课活动。联盟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皋磊老师作为评课嘉宾,兄弟学校近四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三位老师分别带来了不同年级的生物课程,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位老师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无论是范导式教学的经典展示,还是智慧课堂的互动她特色,都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本次公开课活动展示了为参与的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智慧课堂的构建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变得“可见”。
活动之二:联盟校名师工作室于2024年11月22日在戚墅堰高级中学举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益”的公开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开课老师分别为常州市第三中学程佳燕老师、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靳月老师,课题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两节生物课堂充分展现了生物教学离不开学生实践,学科实践不仅局限于“做生物学实验”,动脑也是一种实践。两位老师都运用了很好的素材情境以引导学生入课堂教学的境;高中的教学要建立在意义之上,实现有意义的教学,就要在真实的复杂情境中,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始,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终。根据:意义→目标→设计与实施→检测来开展能实现更有效的教学。
活动之三:2024年12月20日联盟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皋磊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赴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举办了一场以“一题一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诚邀联盟校名师共同探讨,构筑了一场知识与灵感交织的盛宴。三河口高级中学的鲍晓轩老师和来自常州市第三中学的王梦琦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展示两节精彩的公开课。 两节课都体现趣味、技巧与实际相结合,好课需集资源之精华,注重互动与自主学习。同时,提倡题目的多元解读,提倡深入思考,关注题目底层逻辑,培养高阶思维。主张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问,让题目发挥工具育人、认知育人及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动单点延伸至体系建构,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综合运用能力。
四、项目引领促进教师发展
青年教师的发展是生物教研组的核心工作。他们教学经验欠缺,教学体系不完善将制约着生物教研组的发展。生物教研组计划配合师发处开展“我的舞台我主讲”主题论坛活动,围绕“一题一课”开展系列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加速成长。
为了使一题一课更加深入人心,2024年11月22日,上午第二节课生物组青年教师在教师阅览室举行了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黄博老师以题为“病毒的前世今生”为大家作了分享,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制。结合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问题,探讨了以“以试题带动复习教学的课堂模式”,选取的主题是:病毒的前世今生。 从“病毒的结构”入手,沿着病毒是如何入侵机体的,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以及机体是如何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病毒为主线,将免疫调节的整节内容进行统整复习。生物组教研组长皋老师也点评了这次的主题分享,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皋老师比较了高中和大学教材的相关内容,对日常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并和青年教师一起探讨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处理,在参与深入探讨的同时,皋老师也从教学的角度提醒青年教师,深入知识的程度要与教学难度区分开,教学要基于学生学情为主,把复杂知识简单化教给学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思维的提升要建立在有价值的问题上。
2024年12月20日上午生物组举行了12月的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程翱老师以《CAR-T技术在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为题,结合中学生物学教材上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分享。本节课是教师在二轮复习时设置的小专题复习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了癌症的形成原因、癌症的治疗方法、细胞免疫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等知识,分别位于教材必修2、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3等。在本节课中,教师针对真实情境进行了问题导向式的讲解过程。癌症治疗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CAR-T技术在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学习,学生能够对教材部分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本节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不好,如果能够借助身边真实情境进行分析并通过原理进行模拟设计,能够加强学生对生物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增强健康意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一题一课 CAR—T技术在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展示了医学领域创新,强调科研价值与社会影响,拓宽视野,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程老师还分享了个人心得,强调持续探索与创新精神,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追求真理。
围绕“一题一课”的成长营活动积极的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探讨氛围,为深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教法提供了学习思路,成长营的好货分享值得每个成员的期待。
总结本学期的工作,有不少进步,但还存在不足,在新学期中生物组必将再接再厉,取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