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校际)项目研究课: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正行 黄秋秋)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春玉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教学设计

常州市正行中学  黄秋秋

      一、课程标准

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二、基本思路:

本课以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为教学线索,以两幕设计串联全框教学内容,印证核心结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第一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遇”通过介绍两个相隔万里,风格迥异的东西方文明,是如何在历史长河里奇妙相遇的故事探究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遇为两国带来了什么?说明什么?这对我们进行文化交流有何启示?由此总结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第二幕“中法文明的“双向奔赴”以一部中国演绎的法国作品为教学案例引出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法国作品中国演绎为何并不令人感到违和?不同文化之间彼此交融有何正向价值?由此总结文化交融的相关知识。第三幕做中法友好交流的使者,通过向法国友人分享常州本地文化,做好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

三、重点难点:

l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交流;文化交融

四、核心素养:

l  政治认同:通过介绍中法文化交流交融之旅,展示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l  科学精神:通过议题探究,能够辩证分析文化交流与交融的重要意义;

l  公共参与: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自觉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五、教学过程

本框设计如下:

导入:

1.教师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式小探究“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优雅的生活方式,以及包容并蓄的价值观体系……猜一猜,这些关键描述指向的是哪个国度?没错,它就是——浪漫的法兰西”

2.介绍中法交往渊源:“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两个古老的文明,势必不可能只有现代的彼此碰撞。事实上,中法文化交流之源远流长可追溯到17、18世纪。展开历史的长卷,你将读到一个关于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相遇的故事……”引出第一幕。

第一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遇

1.通过视频素材,展示两个相隔万里,风格迥异的东西方文明,是如何在历史长河里奇妙相遇的,由此引出议题:

l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遇为两国带来了什么?说明什么?这对我们进行文化交流有何启示?

→议学提示:提炼视频关键信息,阅读教材P106-107,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回答议题

 

2.分析议题:

(1)提炼视频信息,说明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遇为两国带来了什么:

两大文明从此开启了政经文艺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

²  中法学习彼此的制瓷工艺以优化本土工艺技术

²  中国定制西方物品

²  法国在诸多领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

²  法国借鉴中国农业习俗促进本国农业

²  法国传教士将科学知识带到中国

²  ……

→由视频信息可进一步进行术语总结:两国皆坚持求同存异、取长外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两国文化交流,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推动着彼此文化的发展创新

(2)由此得出第二小问结论:说明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交流构成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总结启示:文化交流应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原则;维护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

3.结合议题结论总结知识点: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具体包括:文化交流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交流;

4.教师进行教学素材衔接:“如今,中法文化交流早已跨越百年,涵盖各个领域。随着中法人文交流的深入,带动的文化融合成果也愈发丰富。可以说,中法文明早已实现双向奔赴……”由此引出第二幕。

第二幕:中法文明的“双向奔赴”

1.教师导入:“有一部法国作品被称做“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

它就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文学巨著《悲惨世界》。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文明瑰宝之一,百年来,它被改编为多种形式,影响了无数人。而今年,其中文版舞台剧版本也在中法建交60年之际登上了国内舞台。但,法国作品却由中国演绎,这会不会让伟大的作品‘水土不服’呢?”

2.播放视频素材,介绍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主演对话剧创作的解读,引出议题:

l  法国作品中国演绎为何并不令人感到违和?不同文化之间彼此交融有何正向价值?

→议学提示:提炼视频关键信息,阅读教材P107,运用文化交融的知识回答议题

3.分析议题:

(1)提炼视频信息,以不同颜色分别标注回答议题两小问的有效信息:

²  《悲惨世界》作品用原谅与宽恕慰藉了悲惨和苦难,在现实中理解和尊重跨越了语言和国界。人类对善和爱的共同追求,使得这部法文写就中文演绎、法国导演中国演员的创作成果不仅不违和,反而在交融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²  中法文化虽然在风格和气质上各有特点,但无论是两种文化相遇,还是两个人相爱,只要能激发出彼此好的一面,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成就,就可以跨越差异误会和障碍。抵达爱,抵达善抵达文明的本质

(2)分析不违和原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3)总结文化交融正向价值:

²  对本民族文化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和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²  对世界文化意义: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贡献,是让世界更美丽、各国人民生活更美好必由之路。

4.结合议题结论总结知识点:文化因交融而丰富,具体包括:文化为何能交融、文化交融重要性(对本民族文化意义及对世界文化意义);

第三幕:做中法友好交流的使者

 传播中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在法国品“水韵江苏”,见“常乐之州”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当地时间5月16日下午4点,“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暨东方美学生活展在巴黎佳沃音乐厅举行。以一城见一域,以“运河遇·鉴----塞纳河&大运河”为主题,全面推介常州,展示常州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文底蕴,以及开放、热情、温暖、宜居的城市魅力。

    如果你是推介人,你最想跟法国人推荐一个我们常州的哪个地方或者产品?说明推荐理由?(学生分享)

 

情感升华:“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尽管中法语言文化不同、民族习俗迥异

但,文化正是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因此,中法文明跨越了差异、误会和障碍,让世界看到——‘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而中法的友谊之舟,也必将继续在彼此的文化交流互鉴之路上行稳致远!”

六、知识总结

 

教学反思:本框内容以中法文化交流作为主干材料,通过三幕内容来分析本框的内容,第一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相遇探究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第二幕:中法文明的“双向奔赴”探究文化交融的原因和要求;第三幕:做中法友好交流的使者,传播中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在法国品“水韵江苏”,见“常乐之州”让学生充分挖掘当地常州的资源,让学生坚定对本地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做好一名传播文化的使者。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三幕的时间花的过少,应该充分让学生起来说,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评课:以中法作为背景材料很契合本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内容,一例到底,活动设置合适,特别是第三幕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国的一员,有责任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的使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