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基于最近的读后续写课教学相关研究展开,主讲人周宇提出英语写作作为考察高中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英语作文考察的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准确度,同时也考察学生的语篇建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即写作的连贯性。 而“连接词”(linking words)作为语篇衔接手段中的一个显性手段,会对学生写作的连贯性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我国高中生英语写作提出的要求包括 : 能够运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构建书面语篇、表达意义,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有效提高书面语篇的连贯性。新课标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衔接手段也成为评价一篇作文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
经过其调研发现,现在高一学生的写作文本中,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文章结构比较完整。但是,很多学生在阐述时通常把己知信息简单罗列成一段文字,没能发现所给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句际和段际之间缺乏连接词的过渡,把信息强行转移到另一话题,文章内容缺乏连贯性,显得生硬。 行文缺乏逻辑性,常常会出现句子简单罗列和衔接手段误用等现象。 衔接手段对语篇的连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培养学生对衔接手段的认识,可以提升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谋篇布局的能力,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语篇具有两种连贯方式: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 显性连贯是指使用各种明显的、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的衔接手段, 如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 连接(conjunction)等语法衔接手段(Halliday,1976)和重复、泛指词、相似性、分类关系、组合搭配等词汇衔接手段(胡壮麟, 2017)。而隐性连贯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此次研究主要关注显性连贯中的连接词使用,结合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分析其作用。
主讲人总结出三点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1. 首先可通过启发式教学,展示一篇缺乏连贯性的作文,让学生寻找这篇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而后展示加入连接词后的文章,让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优劣,让学生感知连接词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作用。2. 对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阶段所学的连接词进行归纳和分类,整理成表格,系统地帮助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的连接词,向学生讲解理解有误和掌握较差的连接词。3. 在课后练习中,可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连接词的用法,如:填空题、改错题、合并句子题、修改句子题、翻译句子题、翻译段落题和写作题。(文: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