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化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化学组每周一课(王柏彬)
钠的性质与制备
发布时间:2024-11-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贾鹰

《钠的性质与制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熟练掌握钠与水、氧气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并能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理解钠的工业制备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钠的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在探究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钠的工业制备原理。

2.教学难点

对钠与水反应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

钠的工业制备中电解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QQ图片20241121105530.jpg、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教师活动

播放一段滴水点灯的视频片段,提问学生:都说水火不容为什么滴水却可以点灯呢?其实这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金属元素有关,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展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推测出钠是一个活泼金属,从而向学生介绍钠在自然界中没有化合态,只有游离态。并向学生展示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和图片,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猜测钠的性质,回答可能是钠元素。

(二)钠的物理性质探究

1.教师活动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钠,用镊子夹着放在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放在玻璃片上,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钠的外观。用小刀轻轻切割钠,让学生观察钠的断面,同时提示学生注意钠的硬度和光泽变化。

向学生提问:“根据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现象,大家能推测出钠的密度与煤油、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钠的颜色、状态、光泽,记录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观察切割钠的操作,感受钠的质地很软,并记录。

针对教师的问题展开讨论,推测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

(三)钠的化学性质探究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钠在空气中的变化,并提问:“钠表面为什么会迅速变暗呢?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

播放钠的燃烧实验现象,提醒学生观察钠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如颜色、状态的变化等。

学生活动

观察钠在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的现象,思考并回答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氧化钠(4Na + O= 2NaO)。

认真观察钠在加热时先熔化成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的现象。倾听教师讲解,理解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2Na + O= NaO₂)。

2.钠与水的反应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如果把钠放入滴入酚酞的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然后播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整个过程的现象,包括钠在水中的位置、形状变化、是否有声音以及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所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从钠的物理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角度进行分析。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红。

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尝试分析原因。例如,根据钠浮在水面上推测钠的密度比水小;根据钠熔化成小球推断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根据有气体产生和溶液变红推测有新物质生成,可能是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碱性物质(氢氧化钠)。

3.钠与盐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

提问钠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引导学生是先与酸反应后与水反应,并请两位同学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书写钠与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钠与盐溶液反应(CuSO4为例)

教师活动

展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先在小烧杯中准备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钠,吸干表面煤油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钠在溶液中的位置、状态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以及有无沉淀生成等现象。

2.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现象:钠浮在溶液表面,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详细讲解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在黑板上写出分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 2H₂O = 2NaOH + H₂↑2NaOH + CuSO₄ = Cu(OH)₂↓ + Na₂SO₄

强调钠的活泼性导致它先与水发生反应,而不是直接置换硫酸铜中的铜。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理解反应的实质和化学方程式,记录重点内容。对比自己之前的猜测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钠的制备

1.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工业上制备钠的电解装置图,讲解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原理,包括阴极和阳极的电极反应。演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极上的现象

2.学生活动

观看课件和实验演示,认真听讲,理解钠的工业制备原理,记录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2NaCl(熔融)=通电= 2Na + Cl₂↑)。

观察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电极上的现象,对比工业制备钠的过程,思考两者的异同点。

QQ图片20241121105554.jpg)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或理解困难的地方再次进行讲解和强调。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视频和多媒体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学生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同时,对于钠与水反应的微观原理,可在后续教学中适当拓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