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常州市联盟校康宁名教师工作室21次联合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高波

十秩芳华传薪火,弦歌不辍谱华章。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品质,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家国情怀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的公开课教学展示观摩活动。收获良多,分享心得体会:

工作室成员-雷成孝老师:

教师语言独具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教师在重点地方的停顿或声调上的起伏,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这节公开课的时候,老师在布置任务时,语言简洁准确教态自然充分展现了老教师的魅力,这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课程理念要求课堂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课重点突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来自青铜时代的审美魅力

挖掘教材精心备课

备好一节课,对教材进行细致的钻研和分析,理解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考点,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听完老师的课可以看出她在课前都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搜集大量的青铜器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阅读相关知识课堂问题探究,课后拓展延伸,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很好的帮助学生学透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课程设计合理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教学设计环节,整个课堂环节清晰明了,从青铜器的发展、种类、纹样方面入手,融合了历史、音乐学科内容,使学生较为全面的认识青铜器。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学生通过讨论掌握青铜器类型之间的区别。纹样的讲解通俗易懂,在课堂练习中,学生的作品也反映出对青铜文化的掌握程度较好。青铜文创的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此次听课学习,我对美术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教学中要努力积淀教学素养,不断探索大单元教学和学科融合教学,悟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图片1.jpg

工作室成员-胡钠老师:

巢老师的公开课国宝美育课程,内容丰富,和谐自然,赏析和练习结合,从最初的实用工具,到后来的礼器、兵器,青铜器见证了古代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每一步。在了解了青铜器的历史文化和纹样之美后,巢老师巧妙地将课程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环节——文创产品的设计,将青铜器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文创产品中,让古老的青铜器焕发新的生机。看到了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成长与进步。我相信,这样的课程将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为高中美术学科教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紧接着工作室领衔人康宁老师带领大家对学校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深入实践。工作室老师将以此次公开课展示观摩活动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新的辉煌!

图片2.jpg


                                     撰稿:雷成孝

                            审核: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