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常州市第三中学 张坤玲
2024年9月
【课标内容】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重难点】
1.重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难点: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名词解释】
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寡头政治指的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指的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亚里士多德称,一人之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多数人之统治为民主政体。
代议制: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专制独裁。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集体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由于内阁制政府是以向议会负责为特征,故亦称之为责任内阁制或议会内阁制。内阁首脑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共和制:共和制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取共和制政体,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总统和议会都由选举产生。资产阶级共和制主要有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议会制以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它负责。1946-1958年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是议会制的典型。总统制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彼此分立,行政权集中于总统,总统不对议会负责,美国是总统制的典型。
【时空定位】
【课前预习】
任务一:了解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类型及特征
1-1:阅读教材,指出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特点。
1-2: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 | 类型 | 机构设置 | 权力分配 | 运行方式 |
雅典 | 公民大会 | |||
议事会 | ||||
官员 | ||||
公民法庭 | ||||
斯巴达 | 公民大会 | |||
国王 | ||||
长老会 | ||||
监察官 | ||||
罗马共和国 | 公民大会 | |||
执政官 | ||||
元老院 | ||||
罗马 帝国 | 皇帝 元首 |
1-3:【思考点】p9: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性?又有哪些不同?
1-4:阅读材料【学习之窗】p9,思考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学思之窗】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
——(古罗马)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上册
【拓展延伸】
思考1: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物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的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思考2: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 在公民大会上,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代写上阿利斯提德自己的姓名投上票柜,阿利斯提德哭笑不得问为什么要放逐他。那个人回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都不认识这个人;但到处都称呼他为正义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思考3:理解斯巴达的混合政体。
【史料阅读】材料 (斯巴达的)君主们希望城邦永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安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课堂检测】
1(2022·湖北高考)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
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 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
2.(2023·山东临沂期中)斯巴达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国王世袭,垄断了军事统帅权;公民大会由年满30岁对的斯巴达男子组成,有讨论权和表决权;一切国家大事先由长老会议过论决定,然后交公民大会通过,长老会议又是最高司法机关;监察官由公民大会一年一选,一般不得连任。这说明
A.公民大会把握一切军政大权 B.斯巴达实行了直接民主政治
C.监察官可以由国王直接任命 D.长老会议和国王的权力较大
3.(2023·广东广州五校期末)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行政权力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掌握: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任期一年同时,元老院会议由贵族和退任的执政官组成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并有权监察执政官的行动。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执政官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B.国家注重保护平民阶层的利益
C.官职的设置具有法治色彩 D.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4.(2024·辽宁大连高二期中)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在《编年史》中说:“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这说明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
A.强化了罗马元老院的权力 B.实质是独裁统治的君主政治
C.维护了罗马国家共和传统 D.标志着古罗马进人鼎盛时期
任务二:了解中古时期西欧不同类型封建君主制度的内涵及特征
2-1:指出中古时期国家制度的两个重要特征及国王与教会的关系。
2-2:阅读教材,填写下列表格。
国家 | 制度 | ||
法国
| 背景 | 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 多次发生冲突; 14世纪初,腓力四世召开 会议。 | |
内容 | 三级会议 国王,反对 ,确立了国王 的原则。 | ||
影响 | 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 阶段;国王与教士、贵族、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 。 | ||
英国 | 背景 | 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 。 | |
内容 | (1)13世纪初,国王签署 保障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2)13 世纪中后期, 权力有所加强; (3)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 两院,各自议事,并取得 等重要权力。 | ||
特征 | 国王通过 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 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
2-3:阅读材料【学思之窗】p10,想一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大宪章》规定: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司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2-4: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法国等级君主制与英国议会制有何异同?
【拓展延伸】
英国议会的起源
在英国,“议会”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谈话”,本指国王与贵族交谈和谈判。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1264年和1265年,英国两次召开议会,1265年的议会代表中,除教俗贵族和每郡两名骑士外,各个自由市也派两名市民参加。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此后的议会都以该年的议会为榜样,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1343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两院独立议事,广泛参与政治、司法、立法和财政活动,成为中古英国的重要机关。
【课堂检测】
1.(2024·山东滨州高二期末)13世纪时,法国统治者的雕像被摆放于巴黎的公众场所。到14世纪下半叶,统治者的雕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城市空间中。法国统治者此举旨在( )
A.强化君主权威 B.推动城市自治 C.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传播自由平等思想
2.(2024·山东威海高二期末)13世纪英国的某法律文件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
A.反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B.体现大陆法系的发展 C.标志着议会制度的建立 D.具有限制王权的作用
任务三:了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类型、内容及特征
3-1:阅读教材,填写下列表格。
国家 | 制度 | ||
英国 | 17世纪首创 制;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 ||
18世纪逐渐形成 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 |||
19世纪以来的 改革,英国基本实现了 的普选权。 | |||
美国 | 背景 | 1775年,在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 |
标志 | 年,美国制定了宪法。 | ||
内容 |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 ;政府内部的分权制衡—— 。 | ||
法国 | 过程 | 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 ,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年通过新宪法。 | |
内容 | 法国国会由 组成; 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 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 ||
评价 | 进步性 | 适应了 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 和 的理想。 | |
局限性 | 英国 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 的合法地位。 | ||
逐渐完善 | 经过 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
3-2:阅读【历史纵横】p12,指出英国议会改革原因。
3-3: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思考近代英国政治制度演变呈现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3-4:阅读材料【问题探究】p13并结合所学,比较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问题探究】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提名各部大臣。如果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须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美国则以总统为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会议员的任期不同,总统任期4年,参议员任期可以长达6年,众议员的任期只有两年,因此总统、国会的选举并不同时进行。总统一旦当选,除非遇到弹劾或去世,一般不会因为自己所在的党派在国会选举中失败而下台。
——选择性必修一教师用书
3-5怎么理解“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学习拓展:了解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课堂检测】
1.(2022·安徽宿州重点中学期中)美国独立之初,州权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在最高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但面对百弊丛生的经济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他们有了一种共同的“危机意识”,都认为必须遏制当时存在的“过分民主”的倾向。这一“危机意识”催生的制度措 施是
A.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C.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2..(2019 天津卷,5)“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3.(2022·浙江衢温“5十1”联盟期中)1876年,法国新总理西蒙在众议院演说时先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在参议院,他先是低声说:“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的做法遭到两派的共同抨击,一年未到便被迫辞职。这说明当时法国
A内阁总理对众议院负责 B.共和体制较为脆弱 C参众两院均支持共和制 D.保皇势力备受冲击
4..(2023·湖北沙市中学期中)下表为英国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简表。据此推断
A.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
B.男女选民获得同等政治权力
C.改革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演变相适应
D.议会权力中心地位得以巩固
【拓展延伸】
任务四:分析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关系和原因
4-1:阅读单元导语,概述世界各个多政治制度的主要形式及其独特性的主要原因。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和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但是,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4-2:阅读材料,分析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关系和原因。
西方近代制度转型以英法革命为标志,英法革命能够在西方确立君主立宪制度与民主共和制度,与古典时代政治文明在中世纪的延续和复兴是分不开的。其表现为:古典时代的民主思想在中世纪继续得到发展、古典时代的民主遗风制约中世纪各种君主制度的演变、古代社会所形成的体现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社会契约规范着中世纪的权力关系、城市自治与市民社会也约束着君权并推动民主化进程。文艺复兴时期公民人文主义的复兴、城市民主生活的复兴、古代罗马法典的复兴,对英法革命取得制度性成果更是起了关键作用。
——摘编自郭小聪《西方古典时代政治文明在中世纪的延续与复兴》
【知识框架】
从学生熟悉的历史场景入手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常州市第三中学 张坤玲
2024年9月
新学期开始,我在高二文科班开了《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一课。上课以后,对本节课有如下反思:
第一,关于课程标准。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很简单,只有一句话“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放在本单元中,课程标准重在“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融合纲要上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标准重在“理解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理解文明的多样互鉴”。因此,文科班上课需要结合纲要的内容,分析英美政治制度的异同、比较古代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异同、分析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并总结规律性认识。
第二,关于学情。学生虽然在高一下学期分班后开始按照文科班要求进行学习,但是暑假过后,学生的规范性训练要再次进行。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表达等,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因此,本课我选择先讲第三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而不是从第一目古代希腊罗马开始讲。
第三,关于教学评价。如何判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思维方法,以及核心素养的水平?限于时间关系,学生活动形式比较简单,以问答、讨论、现场演示等形式展开,学生的回答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如果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上课可以展开更多形式的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