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不觉天涯远 扬帆起航再出发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内涵建设,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省、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结合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在校长室指导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的整体思路和市局、教科院教学活动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优质师资,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力争使历史学科在新高考中再创辉煌。
二、工作目标
1、研究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探索创新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历史教学模式;
2、推进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打造历史卓越教师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3、加强新高考与新教材的研究,提升高三教学质量,占领新教材研究高地。
三、具体工作项目
(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历史组及组员研究的课题本学期计划如下:
1、扎实推进校级课题《指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指向历史思维品质的开放性试题研究》的课题研究。
2、推进省青年专项课题《指向历史思维品质的开放性试题研究》(房源晟、张 琪)研究。开学初,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要求,督促大家认真研究,积极进行论文、课例等研究成果的撰写。
(二)首批联盟校名师工作室的总结工作
2022年9月,十校联盟确立了《联盟校名教师工作室工作章程》。在各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响应下,2022年10月26日下午,在我校召开了首批联盟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申报项目答辩会。张坤玲名师工作室挂牌运营。教研组要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资源,统筹各项工作,实时追踪工作室的活动开展情况,工作室网站的建设情况,提醒工作室做好过程性研究工作,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长足发展。争取能进一步扩大联盟校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首批联盟校名师工作室计划于2024年12月进行总结性评估。
(三)首批校名师工作室工作运行
首届校名师工作室工作已完成总结性评估。历史组张坤玲的工作室《德育理论指导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倪红娟的工作室《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与案例研究》,在考核中被评为“合格”。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即将开始第二轮校名师工作室申请。工作室将进一步做好下阶段研究工作。
具体举措如下:一是构建“工作室”和“主持人”双核发展模式,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和工作室发展规划扎实开展相关工作。
二是打造“跨界点评” “专家诊断” “同行研讨”等平台,聚散为整,将感性思考上升为理性实践,形成研修共同体。工作室将打造线上交流平台,开展“云会议”,确保每周有交流,每月有研讨,每季度有活动。
三是建立以“分享、合作、共赢”为目标的读书交流机制。要求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教学类或管理类书籍,定期开设“学校教学沙龙”,促进交流。
每次工作室活动的过程性材料和工作室网站的建设由专人负责,做好过程性研究工作,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长足发展。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定制学习策略研究”系列研修活动
本学期开始将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定制学习策略研究”,不定期举办参加不同主题研修教师的教学沙龙、主题报告、教师论坛等研修活动,深入推进“四位一体”的研修过程:“听”中学——主题报告,通过主题报告,实现专业引领,引起教师的思考;“做”中学——教学实践,每位教师都围绕研修主题,开展公开教学的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促进行为改进;“说”中学——主题分享,每位教师都针对研修主题、在教研活动中作主题发言或实践案例交流,以深化教师的学习;“写”中学——成果交流,每位教师都结合研修主题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在教研组内进行相互交流,以提升感悟。
(五)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本学年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以研究和提升学生学科思维品质为主题,提高“每周一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各教研组、备课组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与“开放性试题研究”,按照逐步推进的思路,开学初形成学期教研组开课计划表。如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历史 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开课计划表
注1、可以有若干位教师开课所研究的问题相同。 2、教研组制定开课计划时应兼顾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都要有涉及)和时间(不要密集在某一时间内)。 3、由于上学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开课活动没有及时按要求上传学科园地”等问题,本学期将加强对活动的过程性管理,具体要求是: (1)每次组内开课安排专人拍照,并把听课照片上传至教研组长QQ群; (2)及时关注教师发展处会的检查通报。 |
(六)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
以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为发展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在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我组房源晟、张琪、潘雨朦、陶佳欣、钱莹、常毅、鹿甜老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a、我的舞台我主讲 ——小组主题论坛活动(9月开始,持续一学期)
b、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10月-11月)
我校将于2024年10月—11月开展青年教师诊断课、观摩课等岗位练兵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九个小组的活动由相应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纳入教研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其余组由师发处组织实施。通过练兵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同时为年轻教师树立榜样,增强教研组的研究氛围,促使青年教师在这样的练兵过程中加速成长。
C、师徒结对活动(9月)
师徒结对活动是新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2024年9月初不仅应对2023-2024学年的优秀师徒给予表彰还为新参加工作的老师举行拜师仪式。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填写《常州市第三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检查备课笔记、听课等方式加强师徒结对活动的过程管理。历史组倪红娟、张琪老师被评为2023-2024年度优秀师徒。
(七)扎实推进教研组常规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新高考与新教材
严格落实集备制度: 严格落实每月一次教研组大集备以及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备活动。集备做到 “三定”,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在此基础上,营造历史办公室即时研讨氛围。
高一年级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相对减少,要充分复习迎接期中期末考试,为高二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高二根据新高考方案,面临着合格考和两本选择性必修教材的教学任务。高三要进一步研究2024各地高考试卷的命题思路与方向,揣摩命题角度。根据新高考注重考查宏观知识框架与历史阶段特征的特点,备课时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深度、拓宽知识的广度。精心选择练习题与试题,让学生得到有效训练。
2、引进来、走出去:
积极参加市教研活动、高三历史研讨会等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拓展教学视野,及时把握高考最新动向,调整高考复习方向,提高高三教学质量。
总之,本学期高三面临着高考,高二面临合格考和两本选择性必修的教学任务,高一面临选科工作,这些都对历史教研组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发扬敬业、创新的精神,精诚合作,砥砺前行。
附-开学前工作准备:
1. 8月中下旬,新教师入职培训
2.8月25日,教师参加市职称理论考试
3. 8月29日上午 校本培训(全校教师)
4. 8月29日下午 全体教师分教研组参加“开学第一课”研讨活动
5. 8月30日—8月31日 教师参加市教研活动
6.第八届“辅华杯”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