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张小洁)2024.9.5校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4-09-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卢艳伟

哲学的基本派别教学设计

政治组  张小洁

开课照片.jpg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涵及其基本形态。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观点,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科学精神:辩证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公共参与: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评价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我思故我在与我在故我思的分歧在哪里?

导入课题: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提问: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是划分唯物、唯心的唯一标准。

学生阐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展示材料:1.“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尚书·洪范》

2.“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英国·霍布斯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议一议:上述观点的哲学立场有何共性?又有何不同?(结合教材P10页关于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内容)

小组合作:1.如何评价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进步性与局限性)?(结合教材P10)

2.小组合作3分钟,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

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

局限性: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   直观色彩。

拉美特利:人是一架不停息的钟表,按一定时序运动。

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把人的感知、精神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半截子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三种形态评价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积极意义

消极意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等同起来

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

使唯物主义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
质: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具有能动性。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哲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马哲的产生第一次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1.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2.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3.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4.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5.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课堂讨论: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你赞同吗?

唯物主义并非都是正确的,只有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

图片1.png 

展示考神附体、全对等图片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展示典型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畏天命,无所祷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播放视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主观唯心:把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

展示典型观点。

区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富贵在天,生死由命。

讨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无用的,你怎么看?

 唯心主义虽然华而不实,但它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或多或少有着借鉴意义。

请判断以下观点分别属于哲学的哪个派别?

1.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2.心之官则思

3.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4.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5.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二元论:

1.观点:物质和意识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本原。

2.实质:偏于唯心主义。

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唯心;辩证法、形而上学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展示对应图片进行区分。

教学反思

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情境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并根据课标设置讨论问题: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你赞同吗?凡是唯心主义都是无用的,你怎么看?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围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设置了观点分析,层层递进,轻松化解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节课的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提高课堂的容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