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毛乌素沙漠化的资料,说明不同区域生态退化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危害。
2.通过观看毛乌素沙化治理的影像,了解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3.结合实例,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措施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中国的生态修复工程成果”
[新课教学]: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材料一】毛乌素沙地,又名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公元五世纪时,这里是一片水草肥美的草地,匈奴人在此繁衍生息。隋唐时,毛乌素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开垦面积,出现了小面积沙地。到清朝时沙地面积向东延伸至榆林市。近代以来多次沙尘暴的袭击使榆林市民不得已搬离。
说明毛乌素由草场变为沙漠的原因。
1.生态退化
(1)主要表现: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区域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等的异常变化;
②人为因素: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农业活动、城镇化、战争、旅游等。
【材料二】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导致了毛乌素沙漠生态系统的紊乱。大量砍伐树木和大规模放牧导致了土地失去了保持水分的植被覆盖层,使得毛乌素沙漠的范围越来越大。出现了“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的谚语,也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说明毛乌素沙漠化对自然服务功能影响。
【活动探究】读图3.18讨论探究我国土壤侵蚀情况,并完成表格。
(一、二组:水力,三组:风力,四组:冻融)
侵蚀类型 | 主要分布区 | 原因 | 危害 | 措施 |
水力侵蚀 | ||||
风力侵蚀 | ||||
冻融侵蚀 |
视频:毛乌素沙漠化的治理历程与成果
【材料三】1959年以来,这里大力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生态保护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如今毛乌素沙漠绿化面积已达80%。
从思想意识、生态保护措施、产业调整角度分析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净减少,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全国防沙治沙的目标任务,即到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02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3000万亩;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9000万亩,全国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防沙治沙取得决定性进展。
板书设计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教学反思
在本周关于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的课程授课中,我尝试以毛乌素沙漠化治理为案例,通过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生态退化及其影响、生态修复的措施以及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意义。然而,课后我深感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理想,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本文将对这次授课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足
1.视频内容不够聚焦毛乌素沙漠化
在授课过程中,我展示了一段关毛乌素沙漠化的视频资料,但视频内容较为冗长,没有紧扣主题,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主要是因为我在选择视频资料时,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筛选和编辑,使得视频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
2.探究问题数量多,思考时间短
在设置问题链时,我设计了较多的问题,期望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态退化及其影响等方面。然而,在实际授课中,我发现由于问题数量过多,导致每个问题的思考时间不够充分,学生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3.对学生答题的评价不丰富
在小组合作讨论后,我要求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答案。然而,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我的评价语言较为单一 ,缺乏针对性和丰富性。这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改进方案
1.优化视频资料
在未来的授课中,我会在选择视频资料时更加谨慎,确保视频内容紧扣主题,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同时,我也会对视频进行充分的编辑和筛选,去除冗余信息,使视频内容更加精练和聚焦。
2.合理设置问题链
在设置问题链时,我会注意问题的数量和难度梯度,确保每个问题都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应情况,适时调整问题的数量和难度,以保持课堂讨论的活力和深度。
3.丰富评价方式
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我会更加注重语言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我会用更加具体和生动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评价和交流,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在本次公开课的开设中,同组老师们的听课指导为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非常感谢他们能耐心地聆听我的课堂讲解,不仅指出了我教学中的不足,还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