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每周一课——李丽萍《不同尺度下的风》
发布时间:2024-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不同尺度下的“风”

  在大气的运动中,空间尺度大的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与风带、季风环流;山谷风、海陆风、湖陆风、绿洲风、城市风等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容易受大尺度的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制约。

(一)大尺度的风——行星风带和季风

【典题感悟】

@@@9f87a2d22eab4011ba913798c1dbd47d2022·广州高考·节选)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思维建模】

(一)行星风带

行星风带指在不考虑地形起伏和海陆分布影响的情况下全球范围盛行风带的总称,就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对称,也可以说是三个风带)

1.风带性质及分布

低纬信风带

干热—副热带地区,风由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低纬(赤道低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温湿—温带,风由低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高纬(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干冷—寒带附近,风由高纬(极地高气压带)吹向低纬(副极地低气压带)

2.行星风带一般只适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陆西岸

三圈环流是建立在地表均匀(没有海陆差异)和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赤道的基础上,所以气压带和风带是理想模式,只适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陆西岸。

注意:北半球大陆东岸要用季风环流来解释。

3.风带的影响因素(实际模式)

季节因素

气压带、风带不是静止的,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

海陆分布因素

被切断,由理想的带状分布变成块状分布。因此原本理想的带状的气压带、风带不再严格存在

(二)季风

1.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以东亚季风最为显著,东亚季风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沿岸地区。

2.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季风,以南亚西南季风最为典型,南亚季风区(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南半岛以及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夏季,北半球的行星风带北移,南亚主要受印度半岛上印度低压的影响,并且引来印度洋上的西南暖湿气流,形成雨季,这就是南亚地区的夏季风,其特点是比冬季风强,厚度也大。

 

3.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形成的季风(高原季风)

夏季高原相对自由大气是热源,因此近地面上形成一个热低压,高原面上的气流辐合上升。

来自于高原南侧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受高原面的被迫抬升,同时也助长了高原面上的上升

气流,在100 mb处形成了青藏高原高压,且随高度增加而强度增大,这个暖高压的南侧的偏东气流在低纬度下沉,到达地面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并与地面上的西南季风合二为一。因此青藏高原高压维持和加强了季风环流。

冬季高原相对于自由大气位冷源,在高原近地面为冷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并沿高压东坡下滑,与地面上的蒙古高压吹出的东北风合二为一,形成与低纬环流相同的环流,加强了低纬环流,不仅增厚了附近地区冬季风的厚度,也加强了冬季风的强度。

【应用体验】

地球上中纬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读“大陆西岸1月、7月西风风速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dd4474-4a17-49dc-9b69-e39cb2277f39

1.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左图,1月;①为南半球              B.左图,7月;②为北半球

C.右图,1月;①为北半球              D.右图,7月;②为南半球

2.造成南北半球在50°地区西风风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性质        B.海陆分布        C.海陆位置        D.海陆轮廓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d0cdc95d6a548ff9fbde2726c73494f

3.南亚地区(  

①夏季风比冬季风势力弱   ②夏季风由东南信风北移后偏转形成

③冬季风比夏季风势力弱   ④冬季风由盛行西风南移后偏转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与冬季风相比,南亚夏季风与等压线夹角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较大       B.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C.气流的湿度较小       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小

 

 

(二)小尺度的风——热力环流形成的风

【典题感悟】

    (2023·山东高考·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f0e1fd48-fa54-440a-a290-5d320f731a55@@@b9a5de92-a73e-40fe-8399-6f063d0de3be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

(2)解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规范作答]                                                                    

                                                                               

                                                                              

                                                                              

                                                                              

                                                                              

 

【思维建模】

小尺度的风(局地风)主要指热力环流引起的风,不仅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还有湖陆风(大面积水域和陆地之间)、绿洲风(绿洲和沙漠之间)等,它们都是由于热力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而且风向在昼夜之间发生变化(城市风除外)

1.对小尺度的风的分析,注意四个信息关键点

宏观区域位置

决定有没有大尺度背景风的影响—盛行风带、季风区等

微观区域条件

有没有(有什么类型的)下垫面差异,形成什么类型的热力环流或风

判断有无叠加

是否有形成其他局地风的条件,是否存在局地风之间的叠加

风的影响因素

除了热力差异形成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外,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其他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如地面摩擦力、地形的阻挡或狭管效应、植被覆盖率等

2.几种特殊的小尺度风

微信截图_20240428131853(1)冰川风


概念

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称为冰川风

形成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气温相比要低得多,近冰川面的空气密度较大,冷而重的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冰川风。风速可达3m到10m每秒(7级风左右),厚度可达到2000m。夏季晴朗的白天,冰川表面与周围温差对比最大,冰川风最强盛

分布

我国青藏高原、天山、祁连山都有此风的存在,其中珠峰北坡冰川风很强势,对北坡登峰造成很大威胁

 (2)布拉风

1714281839829

概念

布拉风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湖)地区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

形成条件

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

影响

布拉风可以促进气体混合和植物授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气温,给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一定好处

(3)焚风(焚风效应)

IMG_256IMG_256

概念

当空气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在山麓地带形成高温干燥气流的现象  

形成条件

地形:山地的背风坡;

大气环流:气流下沉

影响因素

正相关:垂直高差、地面温度;

负相关:空气湿度、植被覆盖率、降水量

分布

中纬度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m的山地

影响

有利方面:增加热量,促进农作物、水果成熟;加速积雪融化,增加土壤水分。不利方面:导致农作物枯萎,树叶焦枯,土地龟裂、干旱;引发森林火灾;使高山地区加速积雪融化,引发山洪等

 

 

 

 

【应用体验】

布拉风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地区倾落的地方性大气运动形式,它所经之处会带来严重灾害。下图为欧洲东南部局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fc391fad-fcd0-4b3e-9173-ef4e270126bf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地区布拉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是(  

A.狂风,暴雨      B.冰冻、风灾

C.干热风、旱灾    D.滑坡、泥石流

3.下列时间段中易于布拉风形成的是(  

A.夏季的白天      B.夏季的夜晚      C.冬季的白天      D.冬季的夜晚

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下左图为太行山东西向剖面示意图,下右图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ecfb9d3045e41659c7cbfaf7570db83

4.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和焚风多发的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西坡、夜间多发                      B.西坡、白天多发

C.东坡、白天多发                      D.东坡、夜间多发

5.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提前    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

③平原积雪消融,缓解春旱    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最西部的山脉,平均海拔3500米。受高黎贡山影响,保山站和腾冲站山谷风明显。下图为保山站和腾冲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b39ab13a5904d44a349ed556eff6b5d6.关于保山站与腾冲站谷风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形成时间保山站早于腾冲站

②保山站为偏东风,腾冲站为偏西风

③形成时间保山站晚于腾冲站

④保山站为偏西风,腾冲站为偏东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与保山站相比,推测腾冲站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及水汽主要来源分别是(  

A.偏多太平洋   B.偏少印度洋   C.偏多印度洋   D.偏少太平洋

 

(三)小尺度的风——热力环流形成的风

【典题感悟】

@@@3fec4bb9-9ebb-4b57-9c18-9bda802c5f97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一般背景风较强时,局地环流较弱。局地风是小尺度区域内某种原固造成的大气水平运动,即热力环流状态下形成。背景风是在大尺度区域内某种原因造成的大气水平运动,即三圈环流或季风环流下形成的。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刻最可能是(  

A.背景风较弱的早上     B.背景风较弱的午后

C.背景风较强的早上     D.背景风较强的午后

2.夏季会使洞庭湖湖区局地环流增强的因素是(  

A.副热带高气压        B.夏季风     

C.强台风              D.人类活动

3.洞庭湖夏季(  

A.陆风提前,湖风提前    B.陆风提前,湖风延迟

C.陆风延迟,湖风延迟    D.陆风延迟,湖风提前

 

[答案](1)       (2)       (3)    

 

【思维建模】

背景风是指大尺度区域(大空间)下的风,即全球性的风带、季风等,影响的范围较广。与背景风相对的是局地风,是指小尺度区域(小空间)的风,例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绿洲风、冰川风、湖陆风、焚风等,它们会影响局部区域的小气候。

一个地区往往会受到背景风和局地风的共同影响,因此要想准确分析当地的大气状况,就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1. 背景风与局地风的叠加

当局地风和背景风风向相同时,二者叠加,风力变强,风速加快。局地风和局地风的叠加,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山谷中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谷地如果有湖泊,便会出现湖陆风,白天吹湖风,夜晚吹陆风。谷风和湖风风向相似,山风和陆风风向相似,就会出现叠加效应,使当地风力增强。

2. 背景风和局地风针锋相对

局地风与背景风风向不同时,如果局地风较强时,可能会取代背景风,控制当地的实际风向。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背景风较弱的空间和时间。

从时间上看

比如,约在3月下旬—5月下旬,是我国冬夏季风的转换期。冬季风逐步减弱,夏季风还未发力,这段时间局地风会较为明显

从空间上看

 

在地形较为封闭或地形复杂地区,背景风可能无法深入,从而对当地的影响较小,这时局地风会更明显。局地风势力一般局限在近地面,因为局地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绿洲风等)的形成,多受下垫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离下垫面越远,局地风的影响(势力)越弱,因此高空一般以背景风为主

 

 

 

 

 

【应用体验】

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下图为地处山东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06acc55-a088-4d60-83f4-e15aec00f9fb

1.济南发生此次“南风热岛”现象的季节是(  

A.早春            B.夏季            C.初秋            D.严冬

2.关于济南发生“南风热岛”成因正确的是(  

①水汽充足,往往形成较强的降水   ②南部山地形成的焚风效应加强

③城市南北之间存在明显的气压差   ④受局部气压影响,南风势力较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地方性风系十分发达。天山北坡天池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对山、谷风也产生一定影响。左图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右图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月27日06时到28日15时的气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6c1395d-715e-4c30-b852-4ae47c995bae@@@0bc75adc-e2b0-484d-8014-decba02dc52b

3.右图中(  

A.27日16时为白天,吹山风            B.27日16时为白天,吹谷风

C.27日16时为夜晚,吹山风            D.27日16时为夜晚,吹谷风

4.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的影响主要是(  

A.冰川风加强了山风                     B.冰川风加强了谷风

C.冰川风削弱了山风                     D.冰川风改变谷风风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