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每周一课——何飞《东南亚》
发布时间:2024-06-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核心问题

设计

东南亚的区域地理知识

一·课堂结构

位置

气候

地形

河流

农业

中南半岛

交通

位置

气候

马来群岛

教学过程

设计

地形

河流

农业

交通

人口

共同点

城市

工业

东盟

旅游


 

 

二·详细

课前准备

老师(教案,PPT)

学生(课本,草稿纸,)

课前导入“问题导入形式,询问同学们对东南亚的有哪些初印象”

预习检查

课本 36 页完成问题 1 和问题 2

描绘:北回归线、赤道、10°S 纬线,100°E、120°E 经线。

在图中找出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泰国湾、南海、中南半岛、马来

半岛、克拉地峡、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湄公河、

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

初步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组成

新课开始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分别说出东南亚的范围和海陆位置,由此得出东南

亚有两个部分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合作探究一

完成课本 37 页问题,回答第 1/2 个问题,两人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查找图中锡矿、石油、水稻、天然橡胶、油棕的主要分布国家。

答案: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一。

指出东南亚的农业生产主要属于哪两种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季风水田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教师总结,东南亚的资源有哪些?并做解说。

教师带领学生开始学习中南半岛基础知识,并依次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

(水文)、农业、交通六个方面学习中南半岛。(时间:20 分钟)

合作探究二

学生阅读课本 P36~37 页,根据中南半岛的区域特征分析学习马来群岛,以小组

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导学案内容,归纳总结马来群岛的区域特征,并完成导学

案相关内容并分享交流。教师分别进行点评。(时间:10 分钟)


 

 

课堂小结(时间:4 分钟)

学生借助导学案完成知识框架学习。

课堂练习(时间:6 分钟)

根据课本 39 页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填空题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主要气候类型是(

)半球,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

)灾害频

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二、非选择题

(3)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 分)

岛屿众多,海域广阔;

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

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

(第三小题主要用来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运用能力)

第二节

东南亚

一、东南亚位置

二、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总分 100 分,共 5 题,每题 20 分)

1. 下列关于东南亚位置、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

)(难易程度:易)

B.东南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东南亚范围主要包括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

D.东南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中南半岛就是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

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难易程度:易)

A.东南高,西北低

C.以平原为主

B.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中部高四周低

3. 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难易程度:易)

A. 热量和水分充足

作业设计 C.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B. 多山地,有肥沃的土壤

D. 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2021 12 3 日,中(国)老(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该线路北起我

国云南昆明,南抵老挝首都万象,全长 1000 多公里。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

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下图示意中老铁路线。读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4.该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复杂

C.气象灾害多发

B.河网密布

D.预留动物迁徙通道

5.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有利于昆明(

A.提升城市等级

C.经济均衡发展

B.扩大服务范围

D.改变城市形态

课后归纳总结

阅读课本 P36~37 页,根据所学内容,归纳总结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共同点


 

自我反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