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地理>>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每周一课——周腾瑀《高三地理试卷讲评》
发布时间:2024-06-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婷婷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每周一课——周腾禹《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补充和巩固,培养学生应变高考的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评试卷,对学生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评讲试卷,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更信心,使其对高考更有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如何选择解题思路。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地理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也已经展开,在知识的积淀上,我们初步已经掌握全部的地理知识。那么,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考试试卷上的得分点,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习题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解题方法,查缺补漏。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讲解、启发诱导、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进入高三后期的复习,我们进入了一次一次的月考。通过月考一方面能巩固我们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我们的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也在一步步的提高,同时也训练了我们的心理素质。但这次练考也发现了我们存在的问题。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导入讲评课

1、试卷分析

本套试题严格依据高考题型,23个选择题和三道大题。难易度和高考非常接近,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卷的批改情况

客观题部分:第3510题得分率比较低,有的甚至在40%一下。

综合题部分:综合题满分56分,均分在28分,高分学生较少,得不到高分。

通过解读高考地理大纲考核目标和要求,结合试卷的典型题例,重组试题,分项进行讲评。

考试大纲: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通过对易错的客观题分析,学生的出错部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二维坐标轴试题(12);二是多纵坐标轴(131415

通过分析试卷,让是学生对试卷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明确得分较低的试题,找到不足,明确方向。根据大纲有针对性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

典型例题

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图为南京市区某处路段的人工道示意图,该道是在开挖山体后建造的,并未采用传统山体基部掏空的方法。道长100m,顶高10m,道两侧是相对高度为20m的小山丘,隧道顶部与山体表面都有茂密的植被覆盖。据此完成5~6题。

5.隧道顶部采用植被覆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降低噪音       D.涵养水土

正确答案是B,错误选修选择D最多

存在问题:思维惯性

解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获取题中和图中的信息,扩展思路。

总结过程:1图名及要素信息   2、选项特征  3、联系知识点  

是学生明确出错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方法,形成程序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巩固所学的能力。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的国体水合物)组成的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日落后降温,低于-40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就会出现冰雾,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降雪,风较大时也不能形成。冰雾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浅薄的冰雾容易消散,但在-45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即使太阳升起,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自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季节冰雾的日变化北京时间(时)。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8分)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6分)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6分)

(4)推测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份和月份。(4分)

总结数值读取的方法:

能正确读值是第一步骤,我们还要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多媒体引导对图中的其他信息进行提取,得到正确的答案。

本题得分率也不是很高,原因一方面问题较多,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较强。

培养学会的读图分析能力。

培养总结能力。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对读图能力的巩固和提高以及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过渡)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来看看暴露问题

客观题失分主要是审题不清,对一些知识点含糊不清。

主观题卷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下方面:

1.审题不清楚,不知道从哪里答或答非所问;

2.语言不精练,重复啰嗦。

3.语言口语化,不会运用专业术语;

4.知识点不全,要么少点,要么重复知识点。

因此我们答题的总结为四字:清、全、简、优。

明确暴露的的问题,根据问题失分的原因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分析了这次考试大家的答题情况,使同学们明白了自己在学习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今后应该如何学习和考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地理考试中尤其是高考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