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政治组 刘鹏
教学目标 | 1.重温必修1,必修3、必修4(矛盾观)及文化部分、选1核心知识, 2.强化学生审题及解题能力的提高。 | ||
教学重点 | 1.如何精准读题。 2.如何运用知识 | ||
教学方法 |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主题升华 | ||
课时 | 1课时 | ||
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展示班级学生主观题总体做题情况。 | 了解自己主观题作答水平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授课 | 16题:展会,一个观察经济发展活力潜力的重要窗口。连日来,从广交会到服贸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一系列高水平、高规格展会在各地密集举办。一场场高质量的展会架起了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通桥梁,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高质量展会是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10 分) | ||
引导学生审题搞清本题问题——带领学生共同研读材料精准把握材料信息——引导学生由材料联系到对应的知识点——组织答案。
| 个别回答
同伴补充 | 引导学生从三个步骤作答主观题:问题逻辑--材料逻辑--答案逻辑 | |
17.茶是由人从一片树叶演化过来的,茶又由人“以文化之”,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须臾不可离的日常;“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茶是不可多得的雅事。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放眼东西方世界,“君有咖啡吾有茶”,以茶为媒,可以互通有无,促进文明互鉴。这张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名片”成为中国连接世界新型贸易的桥梁,也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动见证。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围炉煮茶式社交”频频出圈,新茶饮成为年轻人心仪的“搭子”。新茶饮、新茶旅、新茶经、新茶路……探索茶叶这片“金叶子”的无数可能,中国茶文化正在翻新,茶社交正在激活,茶消费正在提质,茶经济正在升级。 (1)有观点认为,君有咖啡我有茶,各有存在的理由,文明差异不应成为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进步的动力。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8 分) (2)运用所学文化知识,探索一片茶叶的“无数可能”。(9 分)
| |||
环节一:针对第一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点评学生答案 | |||
环节二:展示答案
针对第二问:引导学生回顾《文化部分》的核心知识群——展示核心知识群——学生识记必备知识
展示答案:
环节三:单项选择巩固:
|
学生小组讨论—— 个别回答 ——同伴补充——复述答案要点
| 学会并在实际解题中提升学生审题——读题——答题能力 |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外国国家豁免制度的法律,是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外国国家豁免制度是指对涉及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的民事案件,基于一定原则所确定的法院不予管辖或者在特定情形下予以管辖的专门制度安排。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对涉及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的民事案件,各国普遍采取绝对豁免原则,即不论外国国家从事活动或者行为的性质如何,一国法院都不予管辖。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缔结国际条约、制定国内法律等方式实行限制豁免原则和制度,即根据国家行为的性质,明确对外国国家的主权行为和主权财产给予管辖豁免,对非主权行为和国家商业财产不再给予管辖豁免。 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不管辖以外国国家为被告或针对外国国家财产的案件。在此情况下,我国当事人如与外国国家发生商业纠纷,我方正当权益难以通过我国法院得到有效保护。但同时因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实施限制国家豁免制度,这就形成了外国法院可以管辖我国国家,而我国法院却不能管辖外国国家的不对等局面。适时调整国家豁免政策,将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从“绝对国家豁免”转向“限制国家豁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解读我国为何制定该法以调整此前采取的“绝对豁免”立场。(10 分) | |||
安排学生到讲台前讲评此题——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点评学生答案。
|
学生点评学生的讲评,并给予补充
| 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
结课 |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的解题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向今天几位积极主动站上讲台的同学学习,争做“政治小先生”,另外,针对本节课所设计的模块核心知识,还没有记下来的同学,要抓紧把这项最基础的工作完成,解题能力再高,少了基础知识做铺垫那也是徒劳,今天的作业;整理本届课的3道主观题。 | ||
教学总结 | 本节课是二轮复习课,除了选2和选3两本教材,其余5本教材的6个模块已经复习结束,同学们掌握的实际效果通过本次作业,发现还是存在知识识记不到问,审题不清、材料与原理相互脱节等问题,如何对之前的5本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再回顾?教者尝试“以题带点”的复习方法,即由一道试题,引出整本教材的核心知识,让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去体悟和内化知识。因此第一题教者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第二题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在自己座位上进行分析,第三题由学生走上讲台做“小先生”,这一步步的跨越,不仅强化了核心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胆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效克服以往二轮复习学生课堂投入度不高的缺点,大大提高了二轮复习的实效。 | ||
评课反馈 | 杨春玉:整节课教学过程层层推进,知识习得性强,核心素养达成度高。把时间放手给学生教师可以再大些,时间再充裕些。 朱丽娟: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师生关系融洽,精品精当到位。 刘志:议学问题设计思路清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同掌握能力学生自学过程不够充分和深入。 钱亚琴:“以题带点”复习法的优点再本节课中体现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学生获得感高,但是对于部分对知识点掌握很不扎实的学生而言,这节课他们可能“跟不上”。如何兼顾“提优”与“补差”也应该是二轮复习重点关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