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TPACK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公开课-李丽萍《区域地理复习——东南亚》
发布时间:2023-0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丽萍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东南亚》教学设计

常州市第三中学  李丽萍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世界航运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气候因素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并注意区别东亚季风。

4.结合高中地理知识,评价东南亚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1.东南亚的位置特点。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对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3.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业农业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东南亚宣传片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新马泰旅游路线包括哪些国家吗?他们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新课学习】

教学环节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东南亚政区图

【学习活动】读东南亚政区图,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完成导学案

【师生互动】总结

1.范围: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热量带位置

②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③马六甲海峡意义(交通位置):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海上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教师追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互动总结】①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需从中东进口大量的石油;②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是日本运进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因而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教学环节二:自然地理特征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学习活动】读东南亚地形图,说出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完成导学案

【师生互动】总结

1.东南亚的地形:

(1)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北部山地,南部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平原面积小(多分布在沿海)

【教师追问】印度尼西亚有70多座活火山。因此,又被称为“火山之国”,请分析原因。

【互动总结】东南亚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多发。火山、地震多发。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东南亚气候分布图、曼谷和新加坡气温降水分布图

【学习活动】读东南亚气候分布图、曼谷和新加坡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

(1)在左图用不同的颜色画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

(2)在左、右图上分别画出中南半岛冬季、夏季的风向

【师生互动】总结

2.东南亚的气候

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气候特点

对农业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南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货。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地形、河流分布图、湄公河流域分布图、上下游河床剖面图

【学习活动】读东南亚地形、河流分布图完成:

(1)说出东南亚主要河流名称、流经地区

(2)说出湄公河源头、流经国家和入海口

【问题探究】回顾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答题思路,结合东南亚地形和气候特征,分别分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互动总结】

3.东南亚的河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水文特征

①水量大;

②流量季节变化大;

③有夏汛;

④上游水流快,水能丰富;

⑤下游流速缓慢,航运便利。

①水量大,

②流量季节变化小;

③流速快,水能丰富;

 

水系特征

①多由北向南流

②中上游流域面积较小,河谷成V型;

③下游流域面积大,河谷展宽(U型谷);

①河流较短,

②呈放射状分布;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矿产资源分布图

【学习活动】读东南亚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导学案

【师生互动】总结

4.东南亚的矿产

东南亚的矿产以石油最著名。锡矿带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石油带主要分布于马来群岛,印尼、文莱。

 

教学环节三: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

①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

②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

③人口分布:

中南半岛人口分布在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马来群岛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

④东南亚是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追问】思考:中南半岛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师生互动】①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水运便利,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③为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④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

 

2.宗教

①中南半岛信仰佛教(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

②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

③菲律宾居民多信仰天主教。

3.农业

①由于东南亚位于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众多,是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区。

②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如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此外马来群岛沿海平原也产稻米。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为稻米产国,其中泰国出口最多。

③农业地域类型以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业农业为主,主要经济和粮食作物分布如下: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蕉麻

金鸡纳霜

稻米

主要国家

马亚西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泰国

4.工业和旅游业

①东南亚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发展工业应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

②旅游业是东南亚的新兴产业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地形图、人口分布图、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热带种植业农业分布图

【问题探究】东南亚的农业和工业

材料一  泰国有5000多年的种植水稻历史,但只有著名的泰国茉莉香米才被认为是泰国的民族骄傲。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2014年5月,“泰国国米”金泰誉茉莉香米登陆中国市场。这是一种通过全球权威认证机构SGS进行严格DNA检测的纯正顶级的有机大米,拥有出类拔萃的卓越品质。

材料二  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比如橡胶、咖啡、可可、油棕等。1.png

问题1.试分析泰国种植香米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生产特点?

问题2.东南亚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广东团代表一起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问题时,用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八个字。他说,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

材料四:近年来,中国对越南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美的集团在越南胡志明市投资2500万美元建造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2008年,苏泊尔在越南建厂,作为其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投入生;2010年8月,华为在越南的第一个样品展示店开张。

问题3.中国产业结构调后,一部分“老鸟”为什么“东南”飞?

【师生互动】总结


季风水田农业

热带种植业农业

区位条件

  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的种植和生长;

  处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灌溉水源充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食

旱涝灾害频发;

①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好;

②沿海地势平坦,利于种植;③多冲积平原和火山灰土壤,十分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

⑤海运便利等。

生产特点

一大:水利工程量大;

一小:小农经营;

一高:单产高

三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

集约化、专门化生产;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单产高;使用劳动力多;机械化水平低

 

 

教学环节四:主要国家——新加坡

1.城市岛国:中南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印度洋太平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

2.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和航运要冲上);②优良港口,海运便利;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④科技发达;⑤政策支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⑥环境优美;。

    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①面积狭小;②资源贫乏(水资源短缺;原材料、能源对外依赖严重);③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依赖重。

【追问】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缺水严重,试分析新加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解决措施

 

教学环节五:热点追踪

1.克拉地峡和克拉运河

2.jpg克拉地峡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并且它的东西两海岸皆为基岩海岸,浪平风静。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它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运输安全提高。

中国(支持态度):开凿后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

新加城(坚决反对):一旦开凿成功,将会影响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地位,进而影响新加坡经济

泰国(积极态度):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2.泛亚铁路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所示。

泛亚铁路首选东线,有利与不利分析:


①运营里程长;

②利用现有铁路长、新建铁路短;

③铁路主要经过平原地形;

④经过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不利条件:

①部分通过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②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

l  泛亚铁路经济意义:

现实优势互补云南、广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在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互补。

促进双边贸易。长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运输主要通过海运,海运虽然有其优势,但是劣势也很多,比如容易受到船期、台风的影响,停靠地点少等等,这使得双边贸易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

③节省运费与运输时间。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的发展,使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瓶颈问题更显得突出。

④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这条大通道纵贯中南半岛,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铁路将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的物资交流,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可加强中国西南部各省市与东南亚的联系,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条新的“黄金走廊 ”

 

教学环节六:课堂小节

板书设计

4.png

【思维导图】

5.png

【教学反思】

1.区域地理复习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重在总论知识构建基本框架;第二,重在区域定位承载系统知识;第三,重在要素联系体现地理特征;第四,重在区域问题展现持续发展;

2.认识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构建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

(1)地理位置:经纬网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及范围等

(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地形地势概况、气候特征及成因、河流湖泊、资源等

(3)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工业生产及区位分析、农业生产部]结构和优劣分析等、交通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与格局等

(4)综合探究: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联系实际和时事综合分析、探索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等。

3.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老师应以某一无语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

4.注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框架结构,绘制思维导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