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段落写作的路径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片段厘清句群关系,学生能学会因果层次分析。
2.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能够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是如何进行因果层次分析。
2. 利用学习支架,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修改片段。
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边界,指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有形的边界直观醒目,无形的边界则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其实,学习生活、文化交流、科技创新乃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边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系与思考?请以“边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选题目
任务:比较这些题目,结合作文材料,选出你认为的好题目,说说理由。
题目 | 好题目的选择理由 |
(1)知边界,守边界; (2)打破边界,守护边界; (3)明边界,促融合; (4)论边界 (5)守“界”固“本”,跨“界”创“新”; (6)树边界意识,立行止观念; (7)边界; (8)边界有形亦无形; (9)学海无界,道阻且长
|
明晰:(1)能表达出自己对边界的一种态度、理解、情感倾向(2)能体现对边界的思辨式
理解(3)能写出做法
作文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这部分
路径一:顺承论证的语义关系:就是顺着“主题句”的语义方向朝“深”的方向想一想,从因果关系(实质性因果关系或目的性因果关系)上进行分析追问,使段落语义在同一方向上加深。
路径二:转折的语义关系:就是“主题句”和“后续句”都要考虑两种对立的情况,可以先反方向,再转折顺着语义,使段落语义具有辨证性。
路径三:
顺承追加的语义关系:就是顺着“主题句”的语义方向朝“广”的方向想一想,有层次地追加相关道理、事实,使段落语义在同一方向上加宽加广。
二、作文片段分析:
片段一:
......
集体也需要有边界意识,边界意识可以促进集体长久稳定地发展。3·15晚会上调查出的诸如“泡菜”等事件,这些违规企业就是没有边界意识的表现。企业应以顾客的消费体验为第一准则,而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违背了这一准则。它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毫无顾忌地将自己行为的边界给打破,全然不顾所行之事给他人造成的巨大危害。最终,被曝光后,这些企业自食恶果,承受应有的惩罚。
片段二:
......
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无形边界或有意为之。主播薇娅偷漏税;科学家为做实验擅自利用基因技术改造基因;学术界时常出现的抄袭行为......此类现象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内心的道德边界感意识淡薄。为何淡薄?无非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抱有侥幸心理在无形的边界来回试探的人,他们不是不知道背后可能的后果与危害却愿意冒险一试。由此可见,这背后的“蛋糕”是何等诱人,诱使他们愿意孤注一掷。
(1)读后评析:
(2)修改路径:
【明晰】片段1的问题:思路混乱,说理不清楚,缺少层次。
解决方式:进行递进式追问原因,逐渐进入问题的本质,进而能够按照层次来表达,做到段落表述清晰合理。
片段三:
在医疗卫生领域需要技术分享时,我认为这需要技术人员没有强烈的边界意识,否则这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屠呦呦女士与其团队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在治疗疟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挽救了无数生命。试想,如若她一心强调医疗上的边界,那么非洲等疟疾横行的国家怕是早已尸横遍野了。这样一看,那些叫喊着“国界”之别的科研人员,以此为由拒绝分享医疗数据的行为显得尤为可耻。在波及生命健康的领域,纵使利益很诱人,也不能有那些所谓边界意识,这是人类健康生存的保证,是对生命的敬畏。
(1)读后评析:
(2)修改路径:
三、作业:修改自己作文的一个段落,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提出评价的标准。(见反面)
片段写作的评价量表
内容(10分) | 语义关系(10分) | 手法与语言(10分) | 合计( 分) | |
中心句正确且清晰。后续句内容丰富,且完全能证明中心句是恰当的。 | 能运用两种及以上的方式体现后续句部分与中心句的关系 | 语言表达用词丰富,句式多样。例子丰富且精当;引用的语句深刻且合理; | 水平三 | |
水平二 | ||||
水平一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学生作文片段中存在的问题:1. 句群关系混乱,无法厘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2. 缺少分析的针对性 两个方面来设置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分析以及给出的策略支架,学生基本能够做到方向明晰,知道问题片段应该如何修改。最后结合自己作文中的片段来继续修改。
本节课的问题是教师进行因果层次追问时用时过长,导致课堂上学生没有及时展示修改片段。第二个问题是因果层次追问,主要是头脑风暴,学生对原因分析的内因与外因还是感到困难,思维深度不够。这个问题是影响策略1开展的主要原因。教学节奏比较缓慢。
对于教师来说,个体还需要深入学习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让支架教学的内容更深入丰富,能提供真正有效的支架,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