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精研细磨 打造高品质历史课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历史期初培训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坤玲

2024年2月19日,常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期初培训活动在常州市第二中学进行。活动由市高中历史教研员薛权开老师主持,主题是研讨课程课标与教材教学。

1.jpg

前黄高中的袁珺老师以《依托校本资源,探索场景研学》为题分享了省前中的经验与成果:一是打造“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创设“场景研学”的物态场域;二是构建具有鲜明主题的课程体系、学科实践和研学活动;三是开发校本课程,推进“三个文化”教育;四是建立校外研学基地,开展多样化的历史学科实践;五是探索“场景”研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和评价方式,转变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式。

2.jpg

横山桥高级中学的万庆东老师围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课、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的设计”三个问题开设讲座:《基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教学研究——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例谈》。万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分享了赵亚夫、李惠军、戴加平等专家关于好课的标准,并结合对典型优秀课例的分析,认为一节好课的设计需要:寻找引领一节课的“灵魂”、合理创建一节课的“结构”、巧妙设计一节课的“导入”、恰当筛选节课的“资源”、合理创设一节课的“情境”。最后,万老师认为教材和方法变了,课堂不会改变,但是观念改变了,课堂和学生都会改变。

3jpg.jpg

常州市第一中学王颖老师的讲座是:《历史教材“怎么用”——立足教材文本开展高三教学的一些尝试》。首先,王颖老师分析了命题者与应试者的共性与差异,并分享了黄牧航老师“三维历史命题的框架”。其次,王老师以真题和学生做题反馈情况为例,分析了侧重于必备知识的命题、侧重于关键能力的命题以及核心价值统整下的学科素养命题。然后王颖老师从“点、线、面”三个角度提出了梳理整合教材内容夯实必备知识的方法:“点”上要讲透知识,“线”上要同一主题时空的整合,“面”上要注重逻辑贯通和主题的把握以及大主题的提炼和知识点的梳理。最后,她通过详实的案例提出了运用教材内容提升必备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方法:既要利用好每课教材的辅助栏目,又要挖掘整合同类型教材内容。

4.png

市教研员薛权开老师以《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写作能力培养》为题,与全市高中历史教师进行交流。薛老师以一道历史写作题的实际作答情况导入,引发大家的思考。历史写作题往往被认为是瓶颈、枷锁、桎梏,但恰恰也可以成为挑战、机遇、破局。薛老师列举了融合多门学科、化用图表信息、运用海报的三种历史写作题,指出任何能力都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薛老师还鼓励师生一同参与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通过长期的教学引导与尝试努力,一定可以获得丰硕成果。

新学期伊始,围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材研究和历史写作等主题,全市高中历史教师齐聚一堂,互动研讨,交流分享,历史教学与教研将更高、更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第三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