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活动记录
省重点规划课题活动记录表二
承办学校:戚墅堰高级中学 |
活动时间:20230223 周四 |
活动地点:图书馆三楼、录播教室 |
会务安排:张雪婷 |
宣传报道:吴子馨 |
参与人员:赵洁、杨虹、张亚超、王倩、史倩文、周楠梁、范玉彬、薛珊、张雪婷、张曼、朱咏梅、李静、汪海飞、杨倩、余汶佼、牟文磊、徐安琪、陈群、张硕、刘瑞怡、朱菁、王宝欣、蒋情情、颜旭娇、吴子馨、王玉静、吴道非、朱珮、管芹、陈佳明、王敏 |
活动主题:基于“新样态”单元教学的单篇文本教学 |
上课内容:《鸿门宴》、《祝福》、《雷雨》 |
上课教师:汪海飞、杨倩、余汶佼、牟文磊 |
备课电子稿(另附,手写稿可以附扫描件) |
材料收集:朱咏梅 |
研讨记录 |
主持人:赵洁 |
主讲人:赵洁、杨虹 |
发言人: 环节一:赵老师致开场辞 向工作室成员介绍关于工作室的认识,并介绍本学期工作室活动安排。期望打造学习共同体,为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 环节二:两堂展示课 环节三:评课 杨虹老师:赵老师常州市联盟校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很好,我们要珍惜这样好的平台。 今天微讲座的主题是“基于学习者的情境任务的设置”,以学生的眼光设置情境,基于学习者开展教学活动。牟老师“互换人生”的环节放在课堂后半段很合理,假设的人生是虚假的,但可以作为激趣的一种方式。余老师设置的情境很简单,也很切合学生的情况。余老师的《祝福》设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的意义三个环节很基础,很踏实,比较传统。学生跟着老师在环境中感受鲁迅笔下的“鲁镇”的意义与价值。课堂很完整,行云流水。 建议:很多问题由学生提出。例如:祥林嫂为何不出走鲁镇?可以让学生提出来。最终得出祥林嫂性格还是受环境影响的结论。课堂生成方面偏少,还有待提高。分析四婶心态的时候,可以再深入一点,这样的社会既远又近。人情民情也是社会环境,四婶的反映我们可以联系当下的现象,如当下结婚的习俗也忌讳不吉利。对于小说对文本的研究、对文本的深入是第一位的。鲁迅塑造的鲁镇不只在历史更在当下。 牟老师的状态很放松,和同学迅速熟悉。《雷雨》的空间既大又小,解读的人很多,一不小心就会雷同。改写文本这样的形式很常见,但牟老师的运用很有新意。人物价值观的天平这一设计很巧妙,引导学生深挖文本。“交换人生”作为一个小的环节,跟着学生的思维自然生成,很流畅。 建议:对周朴园的评价可以更深入。学生跟人物相差太远,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情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天平发生变化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周朴园不可能抛下金钱、地位。宏观来看,阶级矛盾对立的不可逆转性体现了周朴园这样的性格。“互换人生”鲁大海和周萍互换后,他们应该也会变得自私、邪恶,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体现的。所以文本还是要发掘的更深一点,对文本的解读要透。让学生发现文本可以读出不同的内容。 让老师的深度阅读带动学生深入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