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根据联盟校名教师工作室的总体目标,以“潜心教研、立足课堂、共同发展”为宗旨,形成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学科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研修机构,力争在工作室成员内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有较成熟的课堂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育主张、教育成果突出、教育与科研并强,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学习型、研究型、生物骨干教师群体。
二、年度目标
1.学有专攻。广泛阅读专业性书籍,形成个人思考,提高个人理论专业素养,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2.课有精品。借助工作室支点,以学习听课、评课为载体,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变革。每月打造一节生物精品课,积极研磨校际精品课,在校际之间起到示范作用。帮助各位初步明确个人教学艺术发展方向,并逐渐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3.研有专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观察、分析、反思,以形成策略等。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教科研水平,同时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有1-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在省级发表或获奖。
三、主要工作
(一)专题推进,定向研究
本年度我们围绕“潜心教研、立足课堂”这一核心追求,建立起工作室成员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调整教学行为,提升专业品质。以逆向设计为载体,进行课堂观察,研讨形成课堂观察的量表,被观察者课前有课前准备、课后有反思体会,观察者能根据课堂观察的量表进行课堂分析,形成自己的观察结论和评价,从而能提升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听评课水平,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规划航向,自我成长
1.专家领航 在专业方向的确定请专家指导进行把关,并充分利用他们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为我们导航。
2.广泛学习 关键问题主要以沙龙、论坛、读书沙龙、主题讲座。工作室会对成员开出相应书单,购置相应的共读书籍。人人要完成一学年1本的共读书目的精读以及1本选读书目的精读;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读书分享会向同伴分享阅读过的好文章。
3.网络研修 建立工作室网络教研平台,立足网络研修的引导、记录、督导工作,及时公布本工作室活动信息和相关的活动流程安排。
(三)辐射交流,有效推行
工作室将深入到学员所在学校,通过课堂观察、听课、评课、讨论、交流等手段促进学员提高教学成效,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每次活动有布置、有学习、有研讨、有课堂案例解剖、有活动反思、有活动记录,及时在网上报导和总结,做好材料的积累。
工作室将建立学员档案,从考勤、研修作业、公开课、论文、课题研究等各个方面评价。实行每两周一次业务学习、工作室成员工作交流例会制度,通过定点、定时进行交流,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工作室工作机制,让每一位成员把工作室当作学科教师研究教学、切磋教艺的专业成长“家园”。
附:学期工作行事历
2月:
1.2月12日前,收齐上学期校际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活动记录(课件+照片+300字文字稿)
2.2月12日前,各成员上传个人简介(照片+个人介绍)
3.2月28日前,各成员提交一道改编题
3月:
1. 3月20日前,解题能力训练,各成员每周完成2-3份高三模拟卷
2. 3月下旬,解题能力考核,组织成员参加高三一模考试
3. 3月份,开展1次校际精品课的打磨及展示活动
4. 3月份,开展1次线上读书分享会
5. 3月31日前,各成员提交一道原创题
4月:
1. 4月份,开展1次校际精品课的打磨及展示活动
2. 4月份,开展以思维过程显性化为导向的生物板画比赛,优胜者获校际讲座证明
3. 4月30日前,各成员提交一道改编题
4. 4月份,开展以课题申报工作为主题的专家讲座
5月:
1. 5月份,开展1次校际精品课的打磨及展示活动
2. 5月份,以“生物科技节”为主题的设计大赛,优胜者获校际讲座证明
3. 5月份,开展命题指导工作会议(专家讲座+优秀作品分析)
4. 5月31日前,各成员提交一道原创题
5. 5月份,开展1次线上读书分享会
6月:
1.6月份,开展1次校际精品课的打磨及展示活动
2. 6月30日前,各成员提交一道原创题
3. 6月份,开展1次线上读书分享会
4. 6月份,联盟校名师工作室阶段性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