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引和教诲。我愿成为那一缕微光,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陪伴他们走得更远更好。
打破迷茫,勇敢出发
我和这位同学的故事,始于一次考后分析。当时她一脸苦恼的问我:“老师,你觉得我应该给自己下次数学考试定怎样的目标呢?”
这个问题,一时也将我难住了,我既担心目标过高,难以达到,打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又忧虑目标偏低,轻而易举达到,不足以激发努力学习的动力。于是,我认真分析了她的学习状态、性格特征、历次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因素,经过深思熟虑,为她制定了班级25名之前的目标,并询问她的想法和意见。她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向我承诺,一定会努力达成目标。
砥砺前行,坚持不懈
在确立这个目标之后,我发现这位同学整个状态都在慢慢改变,上课更加投入了,也尝试着与我互动,跟上上课的节奏。课间有时也会看到她在认真地整理课堂笔记,订正错题。
正好那个学期,我也会利用晚自习前的时间,进班进行数学答疑辅导,她会积极的来问我问题,有时我也会主动询问她最近数学学习情况,有没有什么问题和困惑,并耐心的给出我觉得合适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例如,她之前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上课都听懂了,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题还是难以独立解决。根据她这一问题,当然也是很多同学都存在的困惑,我一方面反思了自身,发现自己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习题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之后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增减,提高课堂和作业的匹配度;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听讲,顾名思义,重点在于“听”和“讲”,听懂了,能自己讲出来,学习目标自然而然就可达成。在上课过程中,同学们更应注重对于题干的分析、对于思想方法的提炼、对于通性通法的总结,而不是忙于记笔记。
不骄不躁,不忘初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终于达成了目标,虽然还不稳定,但也算是小有突破。同时我也发现,在此之后,她有所懈怠,课堂上也偶尔出现了打瞌睡的情况,于是,我找她进行了谈话,了解她近期的学习情况和内心的想法,提醒她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一时的进步确实是对她一段时间以来的付出的肯定,但想获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和心态。获得进步固然可喜,但更难的是守住自己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之后她也逐渐摆正心态,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的付出,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