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至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在现在我再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上等比数列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概念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关细胞分裂若干次以后的细胞总数问题,独立探索,由此知道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不断增加个数,而这一问题可以由等比数列来处理,再让学生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出等比数列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细胞分裂问题的关系,建立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
2、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比较困难。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基本数学经验薄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是极少数学生参与,绝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后期需要思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