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1日下午,常州市第一中学、常州市西夏墅高级中学与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的三位年轻教师共同开设《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研讨课,联盟校高中数学宗冬娣名师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
常州市西夏墅高级中学万馨茹老师深入浅出,通过三国演义中历史朝代更迭的规律总结出自然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分合奥秘,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万老师充分放手多次让学生自主探索特殊角的余弦值、两点间距离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充分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万老师整体立意深远,从托勒密的地心说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她深深的家国情怀。
常州市第一中学洪茹仪老师以一位探险家寻宝的视角展开教学,视频制作精美,情景创设真实,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此基础上将特殊角逐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探究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时,洪老师对于各类角的情况进行了严谨的分类,保证了证明的完备性与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徐炘怡老师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强调了单位圆的意义,突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带领学生探究15度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运算过程,有效降低了学生在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中的计算难度,突出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着重带领学生运用公式解决了化简、证明、求值等问题,突出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联盟校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宗冬娣老师指出三节课的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又都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在丰富的学生活动中注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常州市第一中学的张捷教授对于三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板书工整,布局合理,教学过程各有特色。万老师的课堂平稳有序,数学史的穿插彰显其大气从容的教学风格;洪老师的引入让人眼前一亮,其证明严谨规范体现了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徐老师将数学思想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听取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去,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教学过程更加的出彩。
撰稿:徐炘怡 拍摄:曹倩 审核:宗冬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