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政治>>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每周一课(张小洁)2023.12.26组内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4-0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卢艳伟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教学设计

政治组 张小洁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理解劳动的重要性、要求。理解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增强对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政策的认同。

2.科学精神:认识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法治精神: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劳动意义。

教学难点: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四、教学过程

易错区分(学生思考)

1、如何区分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都是通过哪种途径获取收入?(参考书本P46)

1、区别:适用范围不同,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按劳动要素分配则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2、联系:都属于劳动性收入

3、我国个人收入途径:

² 主要途径:

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红利等】

² 其他途径: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养老金、社会救助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展示材料:

小吕爸爸在国企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小吕的叔叔是农民,经营“农家乐”,收入也不错。小吕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笔可观的收入。小吕大伯父是残疾人,无法务工,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补贴。

    思考:小吕一家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赋予了我们多样化的收入来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致富?

学生回答:劳动

展示:《人民的名义》赵德汉私藏现金的别墅,摆满整个房间的2.3亿现金的镜头。啃老族漫画。

4、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动

(1) 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 劳动的要求

①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②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③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展示材料:李佳琦因带货怼网友一事登上微博热搜!李佳琦:这么多年工资有没有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李佳琦努力工作年入18.5亿,日入508万。

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也在努力工作,但月入过万都很难。这说明现实存在什么问题?

当前我国存在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的现实问题。

5、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为什么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把个人收入分配比喻为做蛋糕,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个人分到的蛋糕变多?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怎么做)

①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收入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图片3.png 

② 必须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展示材料:

2022年,我国GDP121.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了856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

预计2023年我国人均GDP将会达到13500美元到14000美元之间的水平。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随着“内卷”这个词流行起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相继纷纷吐槽,“跑的单越多,赚的反而越少”、“平台抽成太高了,越跑越亏”这体现了平台抽成比例高、抽成不透明、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有通过算法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诸多问题。

思考:这反映出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③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

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材料:2018年,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改,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由原来的每月3500元调整到每月5000元,并新增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扣除。2022年3月28日又增加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扣除。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材料:2023.12.19甘肃地震。彻夜搜救的消防战士,按需分发药品的医生护士,积极组织自救互助的青年群众......

截至2023年12月24日,全省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受社会各界向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捐赠款物共计43615.59万元。

其中资金33563.61万元、物资价值10051.98万元。

展示:企业捐款情况

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教师总结:

 图片4.png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做大蛋糕)

2.制度保障: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3.针对个人收入占比低问题:坚持“两个同步”

4.针对个人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初次分配方面+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课堂反思:本节课借助小吕一家的收入化解获取收入的途径,学生的参与度和感兴趣程度较高,能够较好的化解课堂重点。通过人民的名义中的贪官事例和啃老族漫画,让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要求。通过李佳琦的年收入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体会到现实中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在2022年,我国gdp增长和人均gdp增长,外卖小哥跑单越多,但是收入减少,还有甘肃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事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从而很好化解课堂重难点。
虽然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都比较高,但是需要借助相关的练习才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课堂的效率还可以更高一些。作为德育为本的政治课堂,材料选取过程中,站位可以更高一些。


整节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所选取的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有效化解课堂的重难点。在讲解劳动最光荣,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甘肃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内容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充分体现了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通过情境创设和理论讲解,很好的化解了课堂重点和难点,是一堂高效的政治新授课。

李佳琦收入和普通民众收入之间的差距,虽然典型,但不具备普遍性意义,可以选择城乡差距,不同行业之间差距的事例,让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另外在劳动最光荣部分可以引入领导人的相关报告原文增强政治课的站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